通讯员 丁晓鹏
“如果有一天瓷砖行业不景气了,我宁愿缩减店面规模,也要做最后一个撤退梯队的人。”凌桂源说。
在北方建材陶瓷商城广厦瓷业的前台,笔者拿着凌桂源的名片陷入沉思:这位普通的瓷砖批发商,靠什么在营口坚持了20年呢?
初到营口
2007年,20岁的凌桂源从福建老家来到营口——舅舅经营了两年的瓷砖批发店广厦瓷业正赶上行业红利期。那时,福建人在营口做家装生意的特别多,一条街走下来,能听到不少闽南话,大多从事陶瓷、石材、水暖等相关行业。
让20岁的凌桂源来接管这个店,对双方来说是一种挑战。没想到小伙子一拍胸脯说:“放心吧,这个店我一定能管好。”靠福建商帮“抱团取暖”的传统和舅舅的悉心指导,让凌桂源少走了很多弯路,凭借一股子拼劲和实在劲儿,凌桂源很快在市场扎下了根。
黄金时期
随着辽河岸边塔吊林立,新建小区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冒出,陶瓷城的兴起,恰是这种发展模式的产物。此时的凌桂源,白天接订单、晚上算流水,忙碌的工作让他分享到城市振兴的红利。
2010年前后,是营口陶瓷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营口成功承接南方陶瓷产业转移,吸引了大量企业及品牌分厂入驻其中。广厦瓷业同其他商铺一样,那时候赚得盆满钵满。“我觉得这生意能做一辈子,城市要盖房子,盖房子就需要瓷砖。”凌桂源的想法,也是当时大多数商户的共识。
迅速转型
从2012年开始,凌桂源店铺的销售额渐呈下滑趋势。彼时,营口房地产投资开始降温。随着客流量的骤降,老客户的订单从几千平米缩到几百平米,有些装修公司直接关门。“不是客户变挑剔了,是市场需求少了。”凌桂源说,为了让广厦瓷业活下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转型。于是,凌桂源毫不犹豫地将目光投向泳池砖。
2014年,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东北三省响应国家号召,大量开设游泳馆及其他健身设施。在泳池砖行业获得收益后,凌桂源很快发现,这个行业可能会在短期内饱和。于是,他又将目光放到地铺石上。
“这种材料看着像石材,其实是新型陶瓷,颜色均匀,下雨天也不滑。你看这硬度,用钥匙划都不留痕,价格比天然石材便宜一半儿还多。”谈到地铺石,凌桂源滔滔不绝。
地铺石这种新型材料的推广过程,恰似传统产业转型的缩影:从怀疑到接受,从被动适应到主动创新。慢慢地,地铺石靠着亲民的价格、环保健康的材质打开了市场,公园步道、商场地面、小区庭院……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采用这种性价比高的材料。如今,地铺石已占了广厦瓷业销售额的主要部分。
“以前谈生意得喝酒,现在微信上发个图片、报个价,老客户直接转账下单。”凌桂源翻出手机,聊天记录里,全是客户发来的尺寸需求和送货地址。但他始终保留着实体店和仓库,“新客户总得摸摸样品才放心,线上再方便,也替代不了亲眼见、亲手摸。”
随着多半数传统瓷砖店转型或关闭,存活下来的商户大多像广厦瓷业这样,通过产品升级、服务优化寻找生机。广厦瓷业保留的实体店作为展示窗口和服务终端,确保了客户可以现场看样、确认施工细节。这种“线上成交+线下服务”的模式,成了应对电商冲击的生存策略。
顾客至上
电商的出现,给线下实体店带来不小的冲击。顾客购买之前,都会进行全方面的比较。为了留住客户,凌桂源这位瓷砖界的“老江湖”想出不少“小绝招”:做一些烟灰缸和打火机,既实用又能打广告;自学手机贴膜,发现顾客的手机膜有破损,主动帮助更换;发现停在门口的车辆没有挪车贴,他也会提前准备好送给车主。“都是他们用得上的东西,花不了多少钱,顾客觉得贴心就行,让顾客满意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谈到做生意的心得,凌桂源说:“不管是什么行业,能够诚信至上,稳扎稳打,就一定能有所收获。”
从广厦瓷业开业到现在,凌桂源从未欠过员工一分钱。每到年底,他会早早地和厂家把费用结算清楚,“我一直以来的想法就是:把别人的钱先还完,剩下的才是自己的钱,那时候想咋花就咋花。”凌桂源笑着说。
凌桂源不爱“跟风”的习惯,也让广厦瓷业稳步前行。不盲目投资其他行业,不随意扩大经营范围及店铺面积,是他坚守的原则。20年前,这个店只有两百多平;20年后,它依然在这里,面积还是两百多平。
现阶段,广厦瓷业的经营策略很简单:尽快处理尾货,紧跟产品迭代。
时代缩影
凌桂源的故事,是千万中小商户在经济转型期的缩影:既受益于过去几十年的发展红利,也承受着结构调整所带来的阵痛;既用个体的诚信与坚守对抗行业的风险,也在被动适应中寻找新的可能。在北方建材陶瓷商城,像广厦瓷业这样的20年老店,现在仅剩下十户左右。而这里的兴衰,不仅展示了一个专业市场的生命周期,更是一座城市、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微观缩影。从传统产业主导到探索新兴路径,这个过程注定存在阵痛,却也孕育着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