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营口日报

润物无声处 文明自成风

日期:08-19
字号:
版面:第02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上接1版)老破旧变成幸福里。南湖社区居民张迪说:“我们一家三代住在这里,一出门就能听到老街坊的问候,心头暖暖的。”

“搓衣板路”成了景观路。4公里长的智泉街,分布着17个形态各异的口袋公园,过去司机绕着走,如今移步换景、美不胜收。

以打铁的劲儿,下绣花的功夫。营口在群众最不满意处攻坚,在群众最期盼处破题,大手笔开发42公里长辽河文化产业带,永远角湿地的鹤舞长空、牛耳广场的夕阳入海、营口辽河老街升腾的烟火气、营口老港的百年沧桑感,都被这条玉带串联起来。

城市治理的智慧,体现在对“颜值”与“气质”的并重雕琢。营口通过办好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关键小事,把每分钱都花在刀刃上,产生“四两拨千斤”的功效,群众对文明创建越来越认同,从“袖手看”到“拍手赞”再到“动手干”,成为文明有礼的一员。

从环境塑形向气质铸魂转变

欲建文明城,先育文明人。营口从宣传引导、实践养成、文化浸润三个维度,将建城、治城和育人、树人结合起来,将文化基因融入城市肌理。

以柔性劝导替代生硬说教,创作文明城市主题歌《只为你美丽》,全民共唱“幸福的家园,有我也有你”的主旋律。开设“马路学堂”,采取“安全宣传+警示教育+违法查处”的方式,把文明交通观念根植人心。开展“烟头不落地 营口更美丽”活动,在公共场所设立吸烟亭、吸烟柱,让烟头“有去处”。由文明单位、爱心企业提供奖品,设立兑换点,为烟头“找出路”。采取“扔1捡10”措施,为烟头不落地“找办法”,在政府小投入、企业作奉献、社会齐参与、市民得实惠中,推动城市文明提升。

群众在哪儿,实践阵地就延伸到哪儿,实践活动就开展到哪儿。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覆盖基础上,在银行网点、加油站、窗口单位等地延伸设立217个文明实践点、583个“雷锋驿站”、2条实践街、1条实践带,让实践活动全时在线、文明新风全域覆盖。

一座城的动人底色,莫过于让生于斯长于斯的人眷恋不舍,让外地人跨越山海欣然奔赴。“辽河之夏”文化艺术季、微醺音乐会、“福韵营口 水幕楞严”盛夏活动月、鲅鱼圈广场文化月……这个夏天,惠民演出精彩不断,城市文明在多彩文化滋养下,开始从环境塑形向气质铸魂转变。

从城区推进向全域融合转变

以凡人微光,聚时代星河。

营口市充分发掘河海文化、雷锋文化、诚信文化、母爱文化内涵,推动全社会择善而从、积善成德、明德惟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在营口喜获全国文明城市的同时,所辖6个县(市)区均获评省级文明城区(市),形成众星拱月之势。23个全国文明单位、13个全国文明村镇、3所全国文明校园、1户全国文明家庭……群星闪耀,遍布城乡。

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郭旗毅然扛下父辈2000万元欠债,从零起步用7年时间还清欠款;中国好人王洪安默默坚守我国最北端灯塔22年,守护港泰船安。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4人次,中国好人26人……从一树参天到万木竞秀,从“一束光”到“一片亮”,一颗颗文明的种子,在润物无声中茁壮生长,道德楷模、身边好人竞相涌现。

捧到“全国文明城市”牌匾,营口并未止步于欢呼,而是不松劲、不停步、再出发,吹响常态化开展全域文明城市创建的号角。4个城区提质升级、常态长效,持续巩固创建成果。盖州、大石桥2个县级市在未来两个创建周期内,力争进入全国县级文明城市行列。

一城文明风,满目幸福景。人与城的双向奔赴,是再出发的最强动力。全市上下闻令而动,每个角落发生着超越昨天、超越数据、超越目力所及的喜人之变。“文明的人”“文明的城”和“清新的蓝”“怡人的绿”一样,成为这座河海之城耀眼的城市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