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嫂子,咱赶快把李子过秤,让大哥帮着统计箱数。”8月11日,大石桥市汤池镇东苇子峪村崔发竹家门前,志愿者高芳擦着额头的汗,手中分拣李子的动作不停,嘴里高声说。这是营口市站前慈善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第六年来到崔家,帮助这个特殊家庭销售水果。
“姑娘,你看今年这李子,比去年味儿好,你尝尝。”崔家大嫂刘波一边说着,一边帮高芳掸去衣服上的灰尘,眼里的笑意藏不住,“每年你们一来,我这心里就踏实了,知道有指望了。”六年的坚持,让刘波从最初面对志愿者时的拘谨,变成了像见到乡邻的熟络,总想手拉着手唠上几句家常。彼此间一声亲热的招呼,满是无言的默契。
志愿者连续六年帮助崔家销售水果的故事,缘于此前他们走访时了解到这户人家的困境,“崔发竹兄弟5人,4个是盲人,今年75岁的大嫂刘波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志愿者田学军告诉记者,“之前,我们只是在志愿者群里帮着卖苹果;2022年开始,除了苹果,我们还帮忙销售李子,逢年过节也来看看;现在,从苹果到李子,只要他家有需求,我们就来。”
就这样,每年水果成熟季,成了崔家最安心的日子。2022年8月9日,志愿者李碧容的微信朋友圈成了销售平台,“朋友们你两箱、我三箱的买,都是冲着信任和关爱来的”。2023年8月3日,20名志愿者不仅帮崔家销售李子,还顺带帮其他村民卖掉近千元的农副产品。2024年8月7日,工商银行大石桥支行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一起帮忙,让崔家收入近1.3万元。今年,志愿者又帮崔家销售李子850多公斤。
收获时节,刘波笑得像枝头最饱满的果子:“从苹果到李子,六年了,他们比亲人来得还勤。”山路上的脚印叠着脚印,筐里的果子换了又换,这场跨越四季的爱心接力仍将继续。
本报记者 孙文茹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