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芳勇职工创新工作室”为粮油安全强基赋能
日期:08-14
本报讯 记者于小淳 陈涣源报道 作为省级职工创新工作室,多年来,嘉里粮油(营口)有限公司代芳勇职工创新工作室始终将智能化与绿色化作为攻坚方向,先后开展工业废水处理技术优化与工艺冷凝水热能再利用和智慧罐区项目研发,为企业年创效超100万元、节省成本20余万元,同时建立系统化人才培养机制,孵化培育高端人才近百人,满足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嘉里粮油(营口)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植物油全产业链生产的现代化大型粮油食品综合加工企业。2017年,代芳勇职工创新工作室成立。多年来,工作室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力量,解决了安全生产、节能降耗、劳动效率低等多项生产难题。
智慧罐区项目是工作室开发的一款信息管理平台,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智慧油罐管理系统于今年1月上线运行。代芳勇介绍,“智慧罐区系统上线后,每3分钟就能更新一次罐温和库存;STM系统的全面优化,实现了多种作业模式的智能分发,彻底取代了纸质单据。下一步,我们还要上线车辆预约和自动发货系统。”
车辆预约和自动发货系统上线后,从车辆信息、司机到罐号一目了然,工作人员可直接联系司机进厂装货,在确保装车精准无误的同时,能够有效提升生产的规范性和严谨性,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创新工作室通过带头人引领和协作实战,其创新成果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在工艺优化、设备改造等方面持续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保障质量,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嘉里粮油(营口)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尉磊说。
经过工作室的“催化”,那些从生产现场迸发的灵感,实现由“金点子”变成“金果子”的转化,最终化作降本增效的实招。
而工作室的创效能力,更藏在“传帮带”的文化基因。工作室现有流程优化、技改创新和仓储管理3个创新工作小组、14名成员,吸纳了企业生产先进代表、技术骨干,形成了优势互补的创新梯队。多年来,工作室以师带徒、分层培训,鼓励职工积极参与小发明、小改造、小设计等活动,努力构建勤奋创新的企业文化氛围,全力打造高素质技能团队。
如今,代芳勇职工创新工作室已成为企业创新的“样板间”。代芳勇觉得,“只有把‘创新’二字融入每一个操作细节,每一台设备的运转,才能让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答卷越写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