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开始拍摄一部叫《上甘岭》的电影,里面有个女卫生员叫王兰。这个角色演绎的故事,其实就是照着王清珍在战场上的真实经历写的。
王清珍是湖北武汉人。日本鬼子侵略中国后,她和家里人一起逃难跑到贵州。新中国成立后,西南还有很多土匪占山为王,日子过得苦极了。好在没过多久,解放军就来到西南地区,开始清剿那些土匪。
解放军的到来,不仅让王清珍一家摆脱了被土匪欺负的日子,还彻底改变了王清珍的命运。
那时,王清珍一家住在贵州铁路工程局家属院,解放军暂时借住在院子里。看着这些纪律严明、为老百姓打坏人的队伍,王清珍就特别想参军。可那会儿她才14岁,年纪实在太小了,部队领导不想收她。王清珍是铁了心要当兵,怎么劝都不听。最后,首长看她这么坚决,心一软,点头同意了。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了。王清珍所在部队接到了要开赴朝鲜作战的命令。又是因为她年纪小,上级领导不让她去前线。王清珍坚决不愿意留下。为了能去朝鲜打仗,她把长头发剪得短短的,像个男孩子,然后整天去磨领导,最后“威胁”说:“我爸妈早就把我交给部队了,部队去哪儿,我就得跟到哪儿!”
领导被她磨得实在是一点脾气都没有了,只好安排她在战地医院当卫生员。王清珍知道责任重大,开始拼命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
1951年初,王清珍跟着第三批志愿军队伍踏上了朝鲜战场。她一边跟着部队急行军赶路,一边照顾路上受伤的战友们。领导本来想照顾她,安排她在相对安全的后方医院工作。王清珍态度非常坚决,一定要到最前线去。
前线的条件真是苦到了极点,但王清珍从来没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她不仅要帮伤员清洗、包扎伤口,还经常给他们唱歌,鼓舞大家的士气。
王清珍和黄继光同在一个师。黄继光壮烈牺牲的消息传到收容所后,王清珍泪流满面。她激动地说:“英雄为了国家牺牲了生命,我们说什么也得把他的遗体抢运下来!”
黄继光的遗体被运到收容所,王清珍和战友们在整理遗体时遇到了难题:黄继光牺牲时是扑在敌人碉堡的射击孔上堵枪眼的,他的两只胳膊一直保持着高高举起往前扑的姿势,僵硬得放不下来。为了能让英雄安息,王清珍和战友们想了很多办法,最后用热毛巾敷他的肩关节。他们一遍一遍地换热水,一遍一遍地热敷,坚持了三天三夜,英雄僵硬的手臂才终于一点一点地放了下来。
接下来是给黄继光换上干净的新军装,需要把烈士身上那件被鲜血浸透、早已凝固的旧军装脱下来。可是,旧衣服和血痂完全粘在了一起,紧紧贴在身上,非常难脱。王清珍和战友们就一边继续用温热的湿毛巾轻轻敷在粘连的地方,让血痂软化,一边用剪刀非常小心地把那些粘在身上的碎布片剪开、清理下来。整个过程他们都含着眼泪,动作轻得不能再轻,生怕惊扰了沉睡的英雄。
后来,整理好的黄继光烈士的遗体被运送回祖国。多年以后,当王清珍老人回忆起这段经历时,还是忍不住泪流满面。她说,她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在清理遗体时,没能把黄继光烈士身上那件沾满鲜血、见证了他英勇时刻的旧军衣保存下来,“那上面都是英雄的血啊,应该留下来给后人看看的!”这件事成了她一辈子的遗憾。
因为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和突出贡献,朝鲜战争结束以后,王清珍被授予二等功荣誉勋章。
2023年10月27日,女英雄王清珍平静地走完了她传奇而伟大的一生,享年87岁。
王清珍生前常说:“党和人民给了我太多的荣誉,我要像黄继光那样,把全部生命都献给祖国和人民!”
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