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营口日报

飞鹤来

日期:08-06
字号:
版面:第06版:辽河湾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崔邵子

西淝河,水面黢黑,黑得像刘肉头的脸,波纹析出哀愁,一只水鸟也没有,就连以前葳蕤的芦苇,也像刘肉头的头发,稀稀疏疏的没几根。

夕阳西下,刘肉头看到一群人走进春生牛肉汤馆。他捏着嗓子,拉长音调,唱起自编的顺口溜:“三汤一馍,外加奚飞鹤。”末了,他还不忘抑扬顿挫地加一句,“乖乖,又是一场最高规格的接待哩!”

肉头,在西淝河一带方言中,是指做事不爽快,闷声寡语的人。奚飞鹤是谁?能让这么一个“肉头”编进顺口溜,绝对不简单。说飞鹤,飞鹤就到,瞧,他来了。

“来碗二十元的羊肉汤,不放香菜。再来份馍,三元钱的。”来牛肉汤馆喝羊肉汤,稀奇。怪不得刘肉头编的那句顺口溜在西淝河能叫得响呢。只有稀奇,才符合奚飞鹤的性格。

“奚书记,里面请!”老板春生热情地招待,大厅的气氛也热闹起来,好几个喝牛肉汤的人站起来和奚书记打招呼。奚书记双手合十,而后压压右手,示意大家坐下。他拣人多的那个圆桌坐了,其他人纷纷聚拢过来。刘肉头知道,奚书记的“早餐会”开始了,他托着腮帮子、眨巴着眼仔细听,每次都能听到许多新鲜的东西。

“刘肉头,你家那二十头羊月底有八头可以出栏了。到时候卖给任毅,我和他说好了,价格不会低。刘独眼,正好你在,前天你托我帮你联系牛经纪的事,我办妥了,正要去你家告诉你呢。还有刘二孬,保不准你哪天吃的猪肉丸子用的猪肉就是你家养的猪。所以你家那六头猪,得好好养,别添加化工饲料。”

叮嘱完这些,奚书记又询问刘老好家的那三头母牛生了没。正问着,他要的不放香菜的羊肉汤好了,老板春生亲自端上桌。见刘肉头面前还没有饭,奚书记把羊肉汤推到了他跟前。自己又要了一份。刘肉头挠挠头,咧嘴笑了,连句“谢谢”也没有,又犯起了肉头。

肉头归肉头,可是他知道奚书记的好。半年前,在省城工作的奚飞鹤下派到辘轳湾村任驻村第一书记。他了解到辘轳湾村有养殖的传统,猪、牛、羊满地跑,家家户户养啥的都有,就是销路愁人。每天早餐,奚书记都与村民一起到牛肉汤馆喝羊肉汤,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利用“早餐会”,推动辘轳湾村的特色养殖逐步规模化、标准化。为了解决销路问题,奚书记跑遍全县,把村里出产的猪肉、牛肉、羊肉推荐给饭庄和酒店,让辘轳湾美食走进千家万户。为了推广,外面来人考察,无论是谁,就餐时,奚书记从来不带他们去大酒店,都是到春生牛肉汤馆,让他们品尝正宗的三汤一馍。汤,自然是牛肉汤、羊肉汤、猪肉丸子汤;馍,就是辘轳湾的传统美食——牛肉馍。久而久之,就有了“三汤一馍,外加奚飞鹤”这个最高规格的接待标准。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当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就超过了一百万元。腰包鼓起来的村民,脸上笑容多了,来打趣的人也多了。有人见了刘肉头,说他油光满面。刘肉头却自嘲说:“以前搂着牛羊睡,现在搂着老婆睡。你说我能不高兴吗?”

吃罢,在众人的笑声中,奚书记站了起来。村民们随他来到西淝河畔。今天,奚书记要把“早餐会”延伸到这里。他们沿着坑坑洼洼的河堤,边走边议。奚书记说,他来到辘轳湾,仿佛回到了家。他觉得自己和辘轳湾特别有缘。“辘轳湾村位于西淝河畔,我就叫奚飞鹤,你们说这缘分得有多大?看到西淝河变成这样,我心里难受。这河,得治理呀!”“是呀,得治理。现在肉头的脸都有光了,这河也得干净起来。”有人拿刘肉头打趣。刘肉头毫不在意,他看着奚书记,眼里充满崇拜。

当奚书记带着刘肉头走上堤坝的时候,已是春打六九头,柳树发出嫩芽。西淝河畔机器轰鸣,辘轳湾口,治理西淝河工程开工了。看到公示牌,刘肉头首先不愿意了。“奚飞鹤是我们的好书记,哪能给治理啦?”于是,刘肉头带头,积极向上反映。后来,项目名称改成西淝河治理工程。刘肉头乐了:“读书人就是能耐,别看颠倒几个字,意义大不同哩。”

西淝河治理工程完成的第一个春天,村民看到河水哗哗地流非常高兴。辘轳湾村村东那片芦苇荡,也被打造成湿地公园,吸引很多城里人来此休闲度假。村南头那片空地,一栋栋工业厂房林立,肉类加工厂成为村民就业的福地。

看到河面上嬉戏的鸟雀,刘肉头高兴地说:“奚飞鹤来了,西淝河活了!”春生牛肉汤馆改成了三汤一馍大酒店,休闲度假的市民都慕名来品尝三汤一馍,奔着能受到最高规格的接待。老板春生说:“托奚书记的福,我这饭店也春风吹又生啦!”

一晃,奚书记任期已满三届。村民们再也不忍心摁手印挽留了。离开村子那天,奚飞鹤原本计划跟谁也不打招呼,天不亮就默默出发。可是,村民们比他起得还早,纷纷列队等待。刘肉头代表村民们在三汤一馍大酒店请他们的奚书记认真吃了一顿三汤一馍。

奚书记离村后,刘肉头的肉头病又犯了。他天天顺着西淝河溜达,盼着能像往常一样碰到奚书记,期待他能回来看一看,哪怕是出差往这拐一拐也行。

夕阳下,亭亭玉立的飞鹤挺胸昂首,像极了站在河边思考的奚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