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市博物馆精心筹备,敞开大门迎接八方学子。近日,一群学生来到这里,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
灯光柔和的展厅内,孩子们仔细观察每一件承载时光的展品。在古代文明展厅,26万年前的金牛山人模型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他们簇拥到展柜前,仔细观察远古祖先的生活印记。讲解员的声音充满感染力:“在远古的洪荒天地中,金牛山人构建起第一个人类家园,播下文明的种子,成为营口文明发展史的源头……”
从远古时代到明清岁月,六个主题单元勾勒出营口大地的沧桑变迁。
步入近代历史展厅,“1861年营口开埠”的图文资料吸引孩子们驻足,讲解员说,“营口成为东北最早的对外开埠口岸,客观上成为了东北通向世界的重要窗口……”晚清的开埠、民国的风云、抗战的烽火、解放的曙光,四个历史阶段诉说着这座港口城市跌宕起伏的近代篇章。
馆内丰富的馆藏是历史的见证者:驰名中外的金牛山遗址化石、古朴的青铜器、精美的陶器、充满地域特色的织绣……十四类共计5160件(套)。目前馆内常设《营口古代文明展》《营口近代历史展》和贾平西美术馆三个基本陈列,并为艺术爱好者提供交流与展示的平台。
“博物馆是认识家乡的最好窗口。”带队的负责人道出参观深意,让孩子们亲身感受这片土地的文明积淀,才能真正懂得热爱家乡。参加活动的学生梁恺宸兴奋地说:“我是第一次来博物馆参观,家乡的历史让我着迷。”
本报记者 邰澜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