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VR眼镜,女孩张艺赤双手紧握车把,身体随虚拟道路左右倾斜,骑车姿态十足神气。在站前区青年小学教育集团青年总校读书的她正在营口应急科普馆体验“VR电瓶车安全”。摘下眼镜,她兴奋地分享:“原来骑车必须看信号灯,不能闯入快车道!”模拟中,一次“突然被撞”让她困惑不已。工作人员吕丹走过来:“你逆行了。”张艺赤恍然大悟。
作为营口市未成年人应急安全法治教育基地,营口应急科普馆精心打造VR体验实训区、消防地震设备展示区等功能区,地震感知、电动车及燃气火灾模拟、心肺复苏、学生应急避险等20项互动课程,为孩子们搭建了一个了解科学、热爱科学的平台。这座位于营口图书大厦5楼的“安全堡垒”,成为孩子们暑假争相打卡地。
站前区建设小学学生李向润刚经历完一场“强震”,心有余悸:“吊灯太危险了!要护住头躲进桌下或‘三角区’。”
厨房灭火区同样火热。当屏幕提示“油起火!”孩子们迅速关掉虚拟灶台。选择“锅盖灭火”后,吕丹上前示范关键技巧:“锅盖盖上焖几分钟,火才不会复燃。”孩子们点点头,专注的眼神里,安全意识的种子悄然发芽。
“通过沉浸式学习,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孩子们做到了学以致用。”吕丹指着心肺复苏救助体验区说,孩子们不仅牢记“黄金四分钟”,还能精准复述“按压30次、人工呼吸2次为一组”的标准流程。孩子们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暑假里,想来营口应急科普馆体验的学生及家长可以通过“营口市应急管理局公众号”预约,开放时间为周六、周日。本报记者 邰澜澜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