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直是天差地别!如厕后不仅能自动冲水,还可以洗手、烘干,甚至还配备了残障人士专用间。”8月12日,市民吴先生称,中山区山屏街迎来了一座崭新的公厕。而就在一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去年6月,本报以《“方便”不方便 舀水冲厕所》为题,报道了该公厕因无法自动冲水,只能依靠市民手动舀水冲洗的情况,这一现象给市民带来了诸多不便。如今,新公厕内外环境干净整洁,设备齐全,焕然一新。
回顾 公共卫生间无法自动冲水
去年6月,市民王先生向本报反映,中山区山屏街附近一公共卫生间无法自动冲水,如厕后需用舀子取桶中水冲洗,且无法洗手,极为不便。该公厕邻近旅游公交线路终点站。王先生担心,此种情况会影响游客对大连的城市印象。
记者随后实地探访,证实王先生所述情况属实。厕内每个隔间都配有塑料桶和舀子,因使用频率过高,部分舀子已出现破损。在现场,一名女士如厕后犹豫是否需自行舀水冲厕,向保洁人员确认后才完成操作,但因桶中水质浑浊,最终未能洗手,无奈离开。
现状 改造后焕然一新,设备齐全
“简直是天差地别!如厕后不仅能自动冲水,还可以洗手、烘干,甚至还配备了残障人士专用间。”8月12日,市民吴先生高兴地表示,原本依靠舀水冲厕的情况已彻底成为历史。旧公厕被整体更换,新公厕内外干净整洁,以往常见的塑料桶和水舀已不见踪影。
8月20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山屏街这处公厕。“现在方便多了,整洁干净,外地游客也用得舒心。”附近商铺工作人员表示,许多游客会从这里换乘前往棒棰岛景区。改造前,公厕因缺乏外接水源无法实现自动冲水,尤其在旅游旺季环境问题突出,如今公厕作为重要公共设施焕然一新,显著提升了游客体验。
“以前进厕所都得踮着脚走,地上又脏又湿,实在难以下脚。”一位404路公交车司机告诉记者,该公厕日常需满足六十多名公交司机的如厕需求。过去环境脏乱,大家一直盼望能够改造。如今新公厕不仅极大便利了游客,也切实解决了长期困扰公交司机的“如厕难”问题。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刘宣州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