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8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半岛晨报

大连理工大学学生调研报告助力辽宁省乡村光伏推广

日期:02-28
字号:
版面:A08版:半岛老友乐       上一篇    下一篇


        近日,大连理工大学学生团队发布了一份题为“阳光驱散尘霭,光伏映照蓝天”的调研报告,聚焦辽宁省乡村家庭分布式光伏的使用意愿及影响因素。这份近4万字的报告由徐光远、黄小漫、武信达、王一达、陈泽如五名学生在崔丽老师与张振铎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旨在破解分布式光伏在辽宁省乡村的推广难题,助力清洁能源普及与“双碳”目标的实现。
        报告指出,尽管辽宁省光照资源丰富,年均日照时长超过2200小时,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但截至2024年底,辽宁省分布式光伏累计装机容量仅为671.8万千瓦,远低于山东、江苏、浙江等光伏大省。调研团队走访了辽宁省14个地级市、50余个乡镇,访谈了40余名村镇干部、企业高管及乡村居民,并发放了1700余份问卷。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受访者对家用分布式光伏发电持观望态度,主要担忧集中在日常维护难、设备成本高、回收周期长及技术可靠性差等方面。
        此外,报告还发现,辽宁乡村家庭冬季取暖仍以烧秸秆、烧煤为主,给环境造成较大压力,亟需能源替代。然而,由于信息获取渠道匮乏,许多农户对地方光伏补贴细则并不了解,这也成为制约光伏推广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些问题,报告提出了一系列破局建议。政府可联合电网公司推行“一站式”并网服务,将审批时限压缩至15个工作日内,并利用短视频平台打造“光伏科普IP”,邀请已安装家庭分享真实收益案例。此外,报告还建议政府鼓励银行推出“零首付光伏贷”,支持企业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并由企业提供“发电收益保底”合约,降低农户投入风险。
        报告强调,随着辽宁乡村振兴的深化,分布式光伏有望成为乡村发电及取暖的主要途径之一。其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形式不仅能为乡村家庭带来收入,还能为国家节省能源,助力“双碳”战略。此次调研为辽宁省乡村光伏推广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也为政企协同发力、创新推广模式提供了思路。未来,“光伏+”模式有望成为辽宁省乡村能源转型的新风口。
        大连理工大学学生团队的调研报告为辽宁省乡村光伏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展现了青年学子在服务国家战略中的责任与担当。未来,随着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分布式光伏有望在辽宁乡村遍地开花,为清洁能源普及和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