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半岛晨报

何以“炼”就?

日期:02-17
字号:
版面:A07版:深读       上一篇    下一篇


        2月7日登顶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榜
        2月13日票房突破百亿元
        2月15日票房突破110亿元
        排名全球票房榜第11位
        哪吒,一个脚踩风火轮、手持乾坤圈、腰缠混天绫的3岁孩童,中国人再熟悉不过的神话人物,在2025年新春伊始,频创神话。《哪吒2》风靡全球的背后,凝聚着4000余人主创、近140家中国动画公司、2000个日日夜夜的创意和心血。以导演饺子为代表的创作团队拧成一股绳,创出一条路,展现着中国国产动画的“新势力”。从“我命由我不由天”,到“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台词道出的,是电影创作的文化自信,彰显中国人勇敢、无畏的精神力量。“哪吒”何以“炼”就?
        根植传统
        中国的故事该由中国人自己讲
        银幕上,哪吒系列故事让人耳目一新;银幕外,哪吒这一文化现象的讨论持续热烈。电影长达两个半小时,却始终扣人心弦。许多观众都有疑问:这样的“哪吒”到底是如何诞生的?
        多次走近《哪吒2》制作团队,记者感悟到,这不是攀登一两座高峰,而是攀登无尽的山脉。
        “所有的创作都不是空中楼阁,需要扎根于自己身处的环境和土壤,汲取养分。”导演饺子说,“文学经典是动画电影最大的文化IP,应该成为创作的故事宝库和灵感来源。”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我们电影的创作灵感来说本就是一座巨大的宝藏。很多电影,尤其是动画电影中都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展现了传统文化的年轻化表达。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
        “哪吒”电影创造的神话背后,正是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从唐代《开天传信记》,到元代《二郎神醉射锁魔镜》,再到大家耳熟能详的明代小说《西游记》《封神演义》,千百年来,哪吒这一人物,始终带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2019年暑期,《哪吒1》上映,影片收获超50亿元票房,位列当年票房榜首位。在主创团队看来,国产动画电影的崛起离不开对中国故事的深度挖掘,将经典的中华美学观念有机融入当代动画电影创作之中,为创作者开辟了新的可能性。应运而生的《哪吒2》,多元文化的气息扑面而来。
        历史在“说话”
        虽然《哪吒2》的故事相比于大家熟知的“哪吒闹海”有了较大改编,但主要人物和情节均来自经典作品。片中石矶娘娘等角色来源《封神演义》,海夜叉、敖丙版哪吒形象均使用诸多《哪吒闹海》的经典元素。
        文化在“说话”
        哪吒的服饰造型、太乙真人的法宝、海底龙宫的建筑风格、昆仑仙境的场景设计等,处处都彰显出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侗族大歌、唢呐、呼麦、大三弦、埙……丰富的民族乐器为影片配乐添彩。
        文物在“说话”
        片中“结界兽”形象,来源于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的青铜人像;法器天元鼎、石矶娘娘的铜镜纹饰带有青铜时代的古朴神秘感……
        细品《哪吒2》的精神内核,不仅展现了文化的传承,也代表了一种精神的延续。
        事实证明,越是植根文化的经典,就越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紧扣时代
        传统神话要讲出新意
        连日来,《哪吒2》主创团队所在地,四川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门口,游人络绎不绝。在影迷们看来,来到这里和巨幅哪吒IP宣传画合影,不只是简单的“打卡”,更能感受哪吒的新生与成长。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一路走来,哪吒每一次“重生”,都是在时代变迁中讲述“中国故事”。这一文化形象历久弥新的背后是坚持守正创新,这是传统文化旺盛生命力的缩影,也是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生动案例。
        ——更精彩的视听,呈现震撼人心的观影体验
        “剧本里描述的场景,制作规模和难度都是前所未见的,就看中国的动画工业能不能做到。”回忆起第一次看到剧本的场景,影片出品人、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说。
        从制作层面看,《哪吒2》展现出我国动画的新高度:“科技+文化”的硬核基因。
        影片分镜设计谢小彬表示,制作团队的理念就是,不能偷懒,动画不要魔幻的模糊,要实打实的特效!像陈塘关大战1分钟的打戏,他们美术概念画了半年。
        ——更新颖的形象,让故事表达深入人心
        影片中,哪吒的“烟熏妆”、小动作,乃至口中的打油诗等,很快吸引了一批青少年“粉丝”;太乙真人被设计为一位会说四川方言、带有喜剧色彩的角色;土拨鼠、虾兵蟹将等形象同样丰富多彩。
        为了保证人物形象准确、画面细节完整,全片70%以上的戏份,饺子都自己演过一遍。经过导演的演绎,动画师能更精准地捕捉表演的层次感。
        ——更丰沛的情感,引发观众广泛共情共鸣
        一位天性顽劣的混世魔王,成长为保护陈塘关百姓挺身而出的英雄,哪吒发生这种转变的驱动力是什么?
        透过故事情节可以发现,影片给出的答案是亲情的力量。不同于《封神演义》和《哪吒闹海》,《哪吒之魔童闹海》把李靖和殷夫人刻画为一对严父慈母的形象。
        打动人心的,不止有亲情。太乙真人和哪吒间的师徒情、申公豹和申小豹间的兄弟情、敖丙和哪吒间的友情等,都让影片具有了更加广泛的情感力量,打通了电影和观众的情感连接,让观众产生更多共鸣和感动。
        开启未来
        让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IP“火起来”
        2月14日,《哪吒2》正式在北美地区上映,仅预售票房就超过近20年华语片首周末票房纪录。许多观影者称赞,精彩程度超出想象。
        这不仅是中国电影的远行,更是中华文化的又一次“出海”。跳出国内视野,《哪吒2》正向世界观众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
        自信才能自强。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
        哪吒电影的出圈,让创作者志气更坚
        好IP的培育需要好的土壤。
        十多年前,饺子在成都开了一家叫“饺克力”的动画工作室。最开始只有几名工作人员,蜗居在一个很小的办公室里面。当团队来到成都数字新媒体创新孵化基地,基地给了一些房租减免、业务对接的帮扶措施,帮助工作室成长。
        成都数字新媒体创新孵化基地负责人金泓宇介绍,当时,“饺克力”工作室承接了武侯祠大庙会数字化项目,完成杜甫草堂等文化地标的动画宣传片等。团队逐步扩大成长,后改名叫可可豆。团队人多了,就搬到成都高新区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那里产业链更聚集,条件更好,大家更能专心创作。
        以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为坐标,《哪吒2》制作链上的关键企业大多分布在百米范围内:可可豆动画负责出品制作,墨境天合专攻视觉特效,千鸟动画负责美术设计,星阅辰石承担动态分镜系统,这种地理集聚也催生了“硬盘直传”的高效协作模式,串联起动画产业链的上下游。
        哪吒电影的出彩,让中国电影市场底气更足
        片中有一些高难度视效镜头,制作团队起初也找了国外顶级工作室,但制作后未达预期。“国外做的风格、手法可能并不适合我们的内容和审美。”主创团队认为,中华文化的审美风范,还是要由我们自己打造完成。
        从技术层面看,《哪吒2》折射出我国动画电影愈发成熟的制作能力。近140家动画公司、4000多名动画人,从特效制作到场景设计,通力合作、全力托举。目前,中国三维动画的技术能力和制作实现能力已经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从票房表现看,《哪吒2》展现出电影市场更大的潜力。目前观影人次已超2亿,许多观众“二刷”“三刷”,直呼看不够。海外观众和影评人也逐渐被影片热度吸引。
        哪吒电影的出海,让中华文化的传播勇气更盛
        《长安三万里》召唤国人文化血脉中流淌的诗歌基因,《黑神话:悟空》以古典神话为基底让玩家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魅力,《哪吒》系列电影巧妙融入三星堆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
        创作者坚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汲取灵感与养分,加强锤炼以新技术讲故事的能力,既带来创作新风向,也引领观影新潮流。
        “哪吒”脚踏风火轮冲出国门,“悟空”挥动千钧棒走向世界,它们所承载的不仅是角色的命运转折,更是一个古老文明在数字时代的旺盛生命力。当踮着脚尖渐渐够到看似遥不可及的地方,大家的自信就逐渐打开了。
        从《哪吒2》开启新的出发!我们期待,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IP“火起来”,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文图均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