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来临,大连各中小学陆续召开了家长会。为积极响应大连市教育局“协同共育 呵护成长”家庭教育主题宣传工作号召,半岛晨报联合多所中小学,针对小升初规划、家庭教育、初三心理调适等方面问题开展了一系列赋有特色的期末主题讲座。
主题之一科学规划小升初升学之路
青松小学
在青松小学,全体六年级家长齐聚一堂,聆听了主题为《六年级家长需要知道的事》的精彩讲座。
半岛晨报特聘讲师丁治宇老师,全面介绍了初中的学习和生活,从作息时间安排,到学科构成情况,再到初中各个阶段的考试情况等等,让家长们提前为孩子做好学科和生活规划。关于初中阶段应该养成的学习习惯,丁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建议家长尽早引导孩子养成自主预习、认真听讲、及时复习、独立完成作业、善于总结归纳等良好学习习惯,为孩子在初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次讲座内容丰富、实用,丁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家长们受益匪浅。家长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讲座,他们对小升初以及中考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也掌握了科学的教育方法和学习习惯培养技巧,为孩子即将迎来的初中生活和升学之路增添了信心。青松小学将继续秉持“协同共育呵护成长”的理念,加强家校合作,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五一路小学
在金普新区五一路小学,半岛晨报特聘讲师丁治宇老师为小学六年级的家长们讲解了大连中考政策方面的知识。
在解读新中考的变化中,丁老师讲解了包括考试科目、分数构成、指标认定、录取政策等,让家长们对中考的流程有了清晰的认知。对于录取政策,丁老师介绍了金普新区各省示范性高中的情况,并讲解了指标到校政策,以及如何降低志愿填报风险等,让大家对未来升学情况有所了解。
对于家庭教育,丁老师强调小升初的孩子们,需要在学习方法和习惯方面进行升级,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的身份也应随之变化,从保姆型、指导型、训练型家长,逐渐向教练型、导师型、精神领域家长转变。小六的家长应该开始思考教育目标的问题,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尽己所能支持鼓励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也以身作则支持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
甘井子区实验小学
在甘井子区实验小学,半岛晨报特聘讲师李旭老师面向小六家长,从初中学习情况、中考政策、中考数据以及学习建议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讲解。
据李老师介绍,大连市内五区的省示范性高中可分为四个梯队,而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市内五区的重点高中的录取比例为35%,因此升入初中后,孩子们面临的除了学习任务量的挑战,更有未来中考的升学挑战。
要如何在初中保持优秀?李老师建议从学习习惯入手,培养知识习惯、练习习惯、复习习惯等三大习惯。知识习惯包括掌握教材知识、记录专属的学科笔记本,重点记录题型归纳和解题技巧;练习习惯包括知识训练、专项训练、模拟训练,不要盲目刷题,而是要有目的地练习知识、题型和技巧,要限时限量地进行刷题,提高熟练度和整体时间利用效率;复习习惯包括碎片复习、章节复习和考前复习,学习和复习的时间比应安排为3:7。
主题之二小升初家长如何衔接聚力
春华小学
在春华小学,小六的家长们迎来了一场围绕家庭教育展开的心理讲座。半岛晨报特聘心理指导专家马文武老师从亲子陪伴升级、小初衔接聚合力、双向奔赴共成长等三个方面,解答了关于小六年级家庭亲子关系及孩子青春期心理的一系列问题。
马老师强调,小升初阶段孩子的身心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心理上往往呈现出以自我为中心,不愿顺从;情绪波动大,烦恼增多;与父母关系疏离,与同伴关系紧密等特点。因此,家长应给予关注,并保持积极期待。让孩子积累经验,体验成功,同时也要接纳失败,学会及时止损。
关于小升初的学习,马老师建议做到心态放正,提前适应,定好目标,在初一打好基础。学习过程中有适当的压力和不良情绪很正常,家长要学会及时疏导,让孩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但在学习中,不要嫉妒他人,也不要只在乎分数,要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持续激励孩子探索未知。
主题之三初三生减压赋能过寒假
高新区第一中学
在大连高新区第一中学,初三年级的家长们迎来了《减压赋能过寒假 亲子关系助成长》的心理调适讲座。半岛晨报特聘心理指导专家马文武老师为初三孩子如何应对学业压力给出了五个锦囊妙计。
马老师介绍,作为一柄“双刃剑”,压力其实不只有坏处,孩子应该适当减压,但不要躺平。要让孩子量力而为避免过劳,让合理的期待圆满达成。时值寒假,不妨让孩子设立一些小目标,可以是学业任务,也可以是娱乐休闲,清晰的目标才能产生足够的动力,制定好行动计划,才能确保目标实现。
应对学业压力,马老师建议孩子从五个方面入手,分别是自我激励、合理宣泄、转移注意、心理换位,以及放松冥想。作为家长,则应该做到四点:态度平和,让家庭成员保持好心情;尊重理解,对孩子多包容;保持常态,不要随意惊扰孩子的学习状态;积极肯定,教授孩子正确处理事情的方法。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