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半岛晨报

缓解带娃焦虑,“妈妈岗”行得通吗?

日期:05-25
字号:
版面:A12版:深读       上一篇    下一篇


生不生孩子?生几个孩子?本来是小两口或者家庭要思考和面对的事,而现如今,随着老龄化和生育率下降,已经成为整个国家都在关心的事,其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是生了孩子,在送幼儿园之前谁来负责照看?一定程度上,带娃难是职场夫妻不敢生、不愿生的重要原因。
企业设立“妈咪宝贝屋”
39岁的李英,和丈夫都在成都一家建筑企业工作。由于丈夫负责的项目在外地,所以家中的两个孩子平时都是李英照看。李英说,生完二孩以后,明显感觉精力不够了,虽然单位给了158天产假,但是对于仍在哺乳期的她来说还是不太够用,哺乳期照顾孩子的突发状况有很多。李英称,公司也考虑过这个问题,每天一个小时的哺乳假,可以把小朋友接到项目上或者是提前下班。
根据李英所在的这家建筑公司统计,类似李英的双职工家庭,公司内共有60户,覆盖了25个项目,由于项目都分散在全国各地,对于哺乳期的员工,公司除了对其调岗到相对轻松的工作岗位外,还有一个就是在哺乳期员工相对集中的项目所在地,设立“妈咪宝贝屋”。
建筑公司工会副主席高照峰称,公司通过拨付资金出政策的方式,积极为项目部扶持“妈咪宝贝屋”和母婴室的建设工作,解决她们的后顾之忧,让孩子得到更健康的成长。李英所在公司是四川省内工会制度非常完善的大型企业,对于哺乳期职工有着相应的照顾政策,其中有着配套的母婴空间,以及相对较长的产假休息时间。
   多地探索设立“妈妈岗”
近期广东省推行的“妈妈岗”,虽然产假休息时间相对较短,但其随时可以请假的便利,更是引起了大家关注。广东省人社厅近期发布了关于推行“妈妈岗”的就业征求意见稿,其中对于新提出的“妈妈岗”给出了明确定义,“妈妈岗”主要用于吸纳法定劳动年龄内对12周岁以下儿童负有抚养义务的妇女就业,以此来帮助需要照顾孩子又有着工作需求的妈妈们。
广东省中山市的一家工厂,就根据“妈妈岗”的设定转岗了一批员工,30岁的梁雪红就是其中之一。梁雪红有四个孩子,已经在这家工厂工作三年的她,因为双胞胎女儿还在哺乳期,原本只能在家带孩子。得知工厂设立了“妈妈岗”后,便跟厂里商量转岗。
设立“妈妈岗”之前,梁雪红所在的公司曾经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发现部分求职者因为要照顾小孩上学,不能适应工厂的常规工作时间及加班。这也是公司“用工荒”加剧的重要原因。工厂负责人表示,针对“妈妈岗”的设立,当地政府出台了18条政策,其中就有对用人单位的补贴政策,符合“妈妈岗”的用人标准,补贴每人每月400元。政策出台后,解决了企业的一部分用工成本压力,还解决了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孩子的家庭工作需求。
低龄托幼能缓解育儿焦虑吗?
在托幼机构还不太普及的情况下,相当多的孩子只能委托父母的父母们,也就是老人来帮忙,但其实这也有很多条件要满足。三岁以下的托育机构,现在发展得怎么样了?
工作日上午,家长们照例送孩子来到幼儿园,不同之处是,这群孩子尚未达到幼儿园小班的入学年龄。但得益于该幼儿园面向3岁以下孩子开办了托育班,忙碌在职场上的家长们有了托育的新选择。上海市静安区延长路东部幼儿园园长林丽表示:大年龄的小朋友会表达,他如果今天不开心了或者碰到什么问题,他会跟爸爸妈妈说,但是我们托育班的孩子不会。这么小的孩子,他们的生活照料肯定非常重要。该幼儿园的托育班,每20名孩子配备了2名幼师、1名保育员,幼师们不承担明确的教学任务,但要保障好孩子的安全和健康,也要照顾到他们的情绪和个性化需求。
其实早在11年前,这家幼儿园就办起了托育班,至今已有60个托位的规模,按照上海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每人每月仅收取225元保育费,普惠地服务着周边有需求的家庭。该幼儿园还在细节处下了功夫。在这家幼儿园中,托育班的孩子以2至3岁居多,还开设了主要面向2岁以下孩子的托育“宝宝屋”,在家中突发急事时,能进行更为精细化的临时照看。目前,上海全市近1000家幼儿园都开设了类似托育班,占到了全部幼儿园的60%。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幼儿园的资源,向三岁以下的孩子提供托育,因此这个时候要衔接。可以注意到幼儿园是教育部门在管,托育是卫健部门在管。教育和卫健部门要携起手来,建立一个托幼一体化的统筹机制。
“妈妈岗”
主要用于吸纳法定劳动年龄内对12周岁以下儿童负有抚养义务的妇女就业,以此来帮助需要照顾孩子又有着工作需求的妈妈们。
相关解读
弹性工作制   为年轻妈妈解忧
虽然种类繁多,但究其本质,“妈妈岗”是一种弹性工作制度。
如何定义弹性
近年来,弹性就业相关表述多次出现在公共政策文件中。2021年7月,国家层面印发《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明确,“鼓励用人单位制定有利于职工平衡工作和家庭关系的措施,依法协商确定有利于照顾婴幼儿的灵活休假和弹性工作方式”。同年8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明确要求将“生育友好”作为用人单位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方面。
那么,到底何为弹性工作?契合女性需求的弹性工作路径何在?所谓弹性,其实是相对于传统的固定工时制度来说的,灵活性多表现在工作时间和地点上。一直以来,都有一些家庭妇女把原材料或零件拿回家进行加工,如鞋垫、仿真花、刺绣等,这种“客厅即工厂”的工作模式其实就属于弹性劳动。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经济组织方式等的进化,尤其是女性整体受教育水平的大幅提高,弹性工作的内涵和外延也不断丰富。远程办公风起、基于数字平台劳动参与的“新零工经济”快速发展,无疑是其中最引人关注的两大新现象。
弹性就业作为一种工作模式,也并非万物皆可,有些工作或劳动天然不适用高度弹性化的劳动管理,自然也不能更好满足女性“为妻为母”的角色需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青年学者郝龙粗略绘制了一张“适用地图”。他指出,第一产业生产回报周期相对较长,因此在实行弹性管理方面相对更容易一些。不过,由于劳动收益相对较低,其就业吸引力有限。第三产业目前是灵活就业的重点领域。在第二产业中,那些能够有效实现生产过程同生产场所和专业化生产设备相脱离、不过度损害生产效率的行业,是最适宜实施高度弹性化管理的。
强化弹性工作政策配套 “‘妈妈岗’工作模式是个很好的尝试。该政策通过‘核心—辅助’式的劳动力配置模式,放松对一部分就业者的劳动控制,尤其适合生育女性的特殊就业需求。”郝龙认为,在不影响企业基础生产效率的情况下,这对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家庭收入,实现女性自我发展有很大助力。
远程办公或是电商直播、扶贫车间的弹性做工等,这些弹性的工作模式确实为女性提供了新的职业发展机会和路径,帮她们减轻了工作与生活造成的时间挤压,但一些因此而受益的妈妈们也表达了自己的一些困惑。她们说,因为工作时间上更加弹性自由,家里人会更加心安理得地认为,妈妈应该更多承担料理家务、养育孩子的责任,感觉自己被置于新的时间困境和角色冲突中。
郝龙认为,政府在着眼增加女性就业机会的同时,需通过增加普惠性托幼服务和养老服务的供给等配套政策,切实减轻生育女性的家庭照料负担,让她们不仅“有的干”,还能“干得安心,干得长久”。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副研究员杨玉静在研究中也指出,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增加家庭照料服务的供给和水平。   综合央视网、中国新闻周刊、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