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半岛晨报

500块的老年大学,20岁的我抢着上

日期:05-19
字号:
版面:A11版:深读       上一篇    下一篇


没想到,跟老年团旅行的热度还没过,年轻人又开始决定周末去老年大学上学了。
周六下午4点的放学时间,广东老年大学的门口陆陆续续地走出了一群年轻学生。他们背着书包,和头发花白的同学一起在门口的公交站等车,然后挥手告别。
记者了解到,随着关注度的增加,一直默默无闻的老年大学成了不少年轻网友“向往”的兴趣培训班。
学生体会
一学期500块   价格太香了
一个月之前,待业在家的E-laina在短视频平台上刷到一些城市的年轻人到老年大学学习的视频。29岁的她突发奇想:“广州的老年大学是否可以接受年轻学生呢?”
于是,Elaina立刻给广东老年大学的招生办打电话,得到了“现在报名并没有年龄限制”的回复后,她欢天喜地地报了名。此后的每周六,她都会从广州的东边跑到西边,赶赴这场有趣的“约会”。
此前,Elaina曾经也想过学钢琴,但听到动辄几千元的兴趣班费用,她又打起了退堂鼓。老年大学的大部分课程都是500元一学期,一节课45分钟,每周上2节,共16次课,有些课程还会有国家级的老师来授课。“这个价位在市面上哪个兴趣班能做到?无论从什么角度来说,都抵到烂啦(粤语:性价比超高的意思)!”
反复讲解演示   老师太负责了
Elaina报的零基础钢琴班是今年新开的课程,走进班里的时候,她惊讶地发现1994年的自己竟然不是最年轻的。“年轻的还有两个大学生,而且起码三分之一的同学目测都没有超过50岁。”
只不过,千万别仗着自己年轻就以为稳了,这把很可能是高端局。因为报名比较晚,Elaina是在开学的第三周才加入钢琴班的。对于电子琴,她一窍不通,但她的阿姨同学们已经可以熟练地识谱、视奏、跟唱了。没办法,她只能厚着脸皮去请教身边的“学姐”,问问手型怎么摆、哪个才是老师说的“和弦”。
越学,Elaina越觉得自己来对了地方——无他,老师实在是太认真负责了。每堂课老师都会先教乐理,然后用曲子应用学到的知识。一首8个小节的《新年好》,老师会反复教学、演示近半小时。每周一个半小时的课程总是被安排得满满当当,放学后,老师还会布置弹奏、乐理的作业。而且每堂课老师都会录屏,让请假的同学也能正常上课。
第一次课后,Elaina兴奋地将自己的经历发到了社交媒体上,帖子单是收藏量就有2000多次。第二次上课的时候,就有10个年轻新同学“慕名而来”。老师在惊喜之余不忘拉了个小群,专门给这群后来的年轻人补课半小时。
不考试没负担   氛围感太好了
有的年轻人上学、上班,主打的就是一个死气沉沉,到了老年大学反而变得热情似火,秘诀在于“氛围感”。因为老年大学的氛围对年轻人来说实在是太友好啦!
老年大学毕竟还是以50岁以上的中老年学生为主,所以老师的教学方式也以鼓励为主,会特别耐心、温柔。每个知识点都会翻来覆去地讲解,直到每个人都理解为止。
兴趣班没有考核、小测,作业也不强制完成,如果有人跟不上进度,全班都会很耐心地和他一起继续练习,同学之间也会乐呵呵地互相交流。这种其乐融融的学习氛围,久违了!
再加上令人感动的500元价格,相当于用几顿在外吃吃喝喝的钱,换来了16周每周快乐2小时,Elaina觉得,这钱花得太值了。“本来我只是想玩玩,后来发现老师这么认真,自己反而不好意思起来,要认真对待了。”Elaina还在考虑买个电子琴在家练习,不辜负老师的认真教学。
记者调查
年龄段横跨70后到90后
年轻人上老年大学过“向往的生活”
近几年,老年大学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随着开学季的到来,记者采访发现,年轻人到老年大学去学习诸如国画、书法、舞蹈、乐器甚至收纳整理等兴趣以及实用课程的并不在少数。
在一些社交媒体上,一些晒自己在老年大学课程的博主年龄段横跨了70后到90后。有的博主本来是给家里老人去报名的,了解完课程后,表态称“对不起妈妈,这个老年大学,我先替您上了”。
宜昌市的夏女士表示,自己上了社区里办的老年大学,“在一头银发的同学里面,刚开始我还很不好意思。时间久了,大家都熟络地叫我小夏”。网友欧阳对记者表示,“我也是三十多岁,在老年大学学二胡,还当上了班长,和我妈妈一起上课。”
便宜、有趣、师资雄厚
老年大学成年轻人眼中的“香饽饽”
老年大学为何涌来如此多的年轻面孔?价格的优惠,成为吸引年轻人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节课、一个学期才100元,多报几个课程也不心疼。”网友小刘表示,自己以前报名的兴趣班一节课100块都不止。而目前商业化的艺术类课程一学期动辄就要数千元,有的甚至过万。
据记者统计,在全国众多老年大学中,收费并没有统一的标准,而是根据上课次数的多少,全国各省份学费多数在100元上下。北京地区稍有上浮,在450到600元左右,不过50岁以上报名的成员,网课部分全部免费学习。
课程有趣、实用成了老年大学的核心吸引力。一些传统的文化、传统艺术的入门等是很多老年的常设课程,如北京东城老年大学就有书法、文史、摄影、美术及手机应用等10个专业。也有老年大学的课程甚至走在了科技的前沿,如上海老年大学钦州书院,早在前年就有VR虚拟体验“环球旅行”的课程。此外,该院在出行、就医、消费、文娱、办事等方面开发了60多门体验式课程,通过模拟真实场景,将生活与教学融通。
除了价格和课程外,师资力量是老年大学的又一大吸引力。比起一些商业化的培训课程师资成谜来说,很多老年大学都有明确的教师履历。北京东城区老年大学官网中,师资队伍里所展出的23位教师,有的是大学教授、有的是美协或书法协会的会员、有的师从于当代著名艺术家、有的自己办过书画展、有的还出版过书画方面的教材。
不仅这一所学校,各地老年大学在教师聘用上均有较为严格的规定,如需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或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教师方可聘用。因此在学校的选择上,学员就不会担心是不是选择到了一些不靠谱的老师,花了冤枉钱。
质疑
政府拨款设立   年轻人上老年大学是不是“占便宜”?
记者查询发现,国内大部分老年大学是在当地政府主导下,由政府拨款设立。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老年大学学费非常便宜的原因。
而这也就引发了年轻人报名老年大学是不是在占用老年人福利的争论。记者了解到,一些老年大学的课程非常抢手,有网友称自己为家里老人报名电子琴课程,抢了三年才抢到。
事实上,一些老年大学早已有年龄的要求。记者采访了多家老年大学了解到,浙江宁波市的老年大学在注册时,就已有规定出生年份不得高于1973年。而江苏淮安老年大学校方表示,一个班级的名额没有满的情况之下,在不占用老年人名额的基础之上。若有空位,年轻人是可以参加的。Elaina就表示,自己报名的时候并没有出现其他老年大学里的爆满情况,29人的班只报了不到20人,所以“抢名额”的情况应该不存在。“如果名额紧俏,当然是会优先给老年人,但有空位的情况下,年轻人来上课也可以。”但若像黄石市老年大学一样,有的专业一座难求,还不断有学生要求插班火爆的话,还是不建议年轻人占用名额。
而一些老年大学则是由社区设立,如上文的夏女士就是参加社区的老年大学,因此并没有年龄方面的限制。而北京丰台区老年大学工作人员则表示,年轻人也可以报名,不过此前还没有先例,如有兴趣想要报名的话,可以关注学校相应的微信公众号,或直接在校内办理报名。
事实上,年轻人和老年人一起上大学,不是什么新鲜事。
在首创老年大学的法国,老年大学一开始也只针对老年人,但由于课程门槛低、时间自由,逐渐发展为任何人只要有兴趣与时间都可以参加的“全年龄大学”。
科学研究也表明,将老年人和年轻人聚合在一起的“代际学习”,能很好地促进双方的认知改变、知识共享与情感弥合。如果不是老年大学,年轻人很难有这样的机会与陌生的老年人沟通。
其实,老年人上老年大学大多没有压力,如果学了就忘,也不妨碍下学期继续报名。“毕业”十几次也不会有人说什么,这样的学习状态才是最让年轻人羡慕的。因此,年轻人上老年大学也并不真为了“学到”什么,他们厌倦了不断内耗的日常生活,偶尔也想心无旁骛地体验一次沉浸在自己兴趣世界里的快乐。据央视网、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