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是否患高血压为何要做24小时动态监测
日期:05-18
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今年的主题是“精准测量 有效控制健康长寿”。高血压是城乡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专家提示公众要知晓防治高血压的相关知识,培养健康生活方式,控制血压在合理水平,远离健康风险。
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组织修订的《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20版》中指出,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诊室血压测量收缩压≥140mmHg(毫米汞柱)或舒张压≥90mmHg(毫米汞柱)时即可确诊为高血压。家庭连续规范测量血压 5至 7天,平均血压≥135/85mmHg(毫米汞柱)可考虑诊断为高血压,建议就诊。“高血压的常见症状有头晕、头痛、疲倦、心悸等,但是没有症状不代表高血压没有危害,一些患者在感觉不到任何不适症状的情况下,就已发生了靶器官损害。”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心内科高血压病房副主任医师娄莹介绍。
娄莹说,如果患者首次出现高血压症状,建议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比如有些病人,我们怀疑有白大衣高血压,就是其诊室血压可能比较高,但是家庭自测血压不高,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给病人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来看看他是否患有高血压。”
此外,还有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隐匿性高血压”,即诊室血压可能是正常的,但在夜间或者其他时段有血压增高的情况,这也需要经过24小时动态血压的监测来判断是否患有高血压,并进行及时处理。
专家表示,18岁及以上成人需定期自我监测血压,至少每年测量1次血压,关注血压变化。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