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第一中学坐落在大连市西岗区北京街71号,学校前身是大连西岗子公学堂、大连商业学堂,迄今已逾百年。1952年由大连第二高中与第六初中合并成立大连中学,著名教育家冷冉先生任首任校长。学校是全国重点中学、辽宁省首批重点中学、辽宁省示范性普通高中、辽宁省特色高中。目前,学校教师共有119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57人。其中,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95人,高级教师占比80%。97人次被评为市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90余人次荣获国家、省、市级先进称号。
大连市第一中学坚持‘语言+文化’双轨制推进特色发展,聘请资深教师、驻连高校教授为学生讲授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不断丰富‘多语种、全方位、国际化’的发展内涵。学校先后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学校·塑造未来的伙伴(PASCH)项目学校’、被评为‘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日语教学实验校。”
学在一中 学业见证成长
教师、课程、教学是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重要因素。学校以课程、教学和评价为核心推动育人方式改革,促进学校优质发展。扎实开展课堂教学研讨,凝练“大教研”成果,为高质量教学贡献智慧和力量。仅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教师15人次在大连市高中教研活动中进行观摩课展示和讲座,13节课例在辽宁省“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活动中获奖,2节课例获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3项市级课题完成开题。2021年、2022年学校均被省教育厅评选为基础教育精品课优秀组织单位。学校化学组张翠菊老师深研大单元教学,多次在大连市高中化学教研活动中做讲座,她说:“大单元教学是以大概念、大任务、大情境开展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迁移应用,它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听得认真,学得明白,做得准确。”
学校组织老师们细研高考评价体系,抓住“一核、四层、四翼”,把“核心价值、能力素养、情境载体”作为教学的主攻方向。汲取必备知识,凝练关键能力,聚焦核心素养,提升学科思维品质,培养高阶的思维能力,使“立德树人”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地。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田巨坤说:“打造充满对话的课堂,以学情为起点,以学定教,以学习目标为终点,顺学而导。高品质的教育关键在教师,高质量的学习关键在课堂。”近些年,喜报、贺信接连而至,赞誉一中学子会学习、会做事、勇担当等优良品质,充分彰显出学校高品质教育的实践成果。
特色一中 开拓国际视野
学校开设两门选择性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日语课和选择性必修德语课。全体学生高中阶段完成两门外语课程的学习。同时开设选修课程,法语课、韩语课和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学习。
2011年至今超过500名学生先后选修法语。因为高中阶段接触了法语,或者出访过法国友好学校、接待过法国友好学校学生,故此毕业后从事与中法文化相关的工作。国际理解教育课程采用钉钉线上授课方式进行,已完成106学时。在国际化社会实践中,学生为国际邮轮担任英文导游;在法国发展研究院主办的“拯救地球的昆虫”大型展览中,为中外观众传递生态文明观;赴德国友好学校(不来梅港劳埃德中学)与德国学生一道开展“国际气候先锋队”环保项目研究;赴法国、美国友好学校交流访问,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授外国师生太极拳、汉语、中国书法等。每年在各类外国语大学和综合性大学外语学院均有一中毕业生身影。
社团一中 展现学生个性
社团是学子们展示自我的舞台。学校现有社团41个,已形成完整的社团课程体系。在社团活动课现场,科技创新社正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理论物理学探索活动,生物实验社在显微镜下观察生命的奥秘,京七一乐队、街舞社带来精彩的原创歌舞展示;星空电视台正在拍摄制作专属一中的校园视频;急救社现场模拟心肺复苏;义工站成员身着红色志愿者马甲走进社区……他们探索更多未知,发掘更多潜能。
已就读浙江大学的2022届毕业生王景玉同学依旧怀念一中的钢琴广场,回忆说:“二楼是同学们每天中午的打卡地,婉转悠扬的钢琴声伴我们成长。”社团是学子们发挥自我潜力的先锋队,也是学子们用无限的青春与活力镌刻的青春徽章!学校曾获得辽宁省五四红旗团委、辽宁省雷锋式集体、大连市最佳志愿者服务组织、大连市雷锋式学校等荣誉称号。“天道酬勤,力耕不欺”,作为一所走过一个世纪风雨历程的学校,大连市第一中学每一步前行,都留下坚实的脚印。每一次驻足,都是为了更好地出发。相信未来可期!明天更好!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赵雪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