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鸦”“鹊”一般黑?不,也有可能是八哥
日期:04-25
“我看见几只喜鹊在这里飞来飞去,觉得挺喜庆……”“你说得不对,这不是喜鹊,是乌鸦,看上去比喜鹊小好多啊。”
4月22日,市民刘女士在迎春路一行道树附近拍到几只飞来飞去的鸟儿,没想到却引来路人争论。经鸟类专家辨别,刘女士与那位路人都没说对,那分明是一群八哥。大连常见的喜鹊、乌鸦、八哥,你能分清吗?听听专家如何说。
市民
路遇“欢喜鸟” 街头争论是喜鹊还是乌鸦?
4月22日上午,市民刘女士走到西岗区迎春路上,前面不远处就是森林动物园北门。突然,她听到了一阵叽叽喳喳十分欢快的鸟叫声。抬头一看,几只鸟儿在住户窗台下与行道树的枝头间飞来飞去。“这一群喜鹊真喜庆,我刚出门就遇到了,心情真好。”刘女士想着就急忙拿出手机,拍下这群小精灵。
就在刘女士边拍边感慨时,一位过路的行人对刘女士说:“那可不是喜鹊,那是乌鸦,你没有看到它比喜鹊小很多吗!”
乌鸦?刘女士顿时迷惑了。刘女士今年40多岁,从小也生长在农村,小时候,喜鹊这样的鸟在乡村很常见,老人们都将喜鹊视为吉祥鸟。“我想知道我拍的到底是喜鹊还是乌鸦呀?其实我内心是偏向喜鹊的。”刘女士说。
专家
两位市民都看走眼了 那分明是一群八哥
“既不是喜鹊也不是乌鸦,这分明是一群八哥!刘女士与那位路人都没说对。”看过视频后,大连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常务副会长谷国强给出答案。
“但这也不奇怪,毕竟大多数市民都不是观鸟人士!”谷国强说,几年前,他从外面回来刚走进小区,一位邻居迎上来告诉他:“门岗后面的树上有一群小喜鹊。”他感觉此时不是喜鹊幼鸟出巢的季节,于是带着好奇心来到了那棵紫花泡桐下,发现并不是什么小喜鹊,而是一群八哥。“除了观鸟人士和平时关注鸟类的人,对于喜鹊、乌鸦和八哥傻傻分不清的市民似乎大有人在,主要还是鸟在空中飞翔。但只要距离够近,对这三种鸟稍加关注,识别应该不太难。”
喜鹊遍布大连市区 八哥则是“外来侨民”
谷国强介绍,喜鹊是大连最多见的鸦科鸟,是消灭美国白蛾的主力。这三种鸟都是杂食性的强势物种,无论荤素,来者不拒,所以活得都挺滋润。它们也都是大连的留鸟,一生不离家门。但喜鹊的种群最庞大,遍及全市,尤其是它们依附人类而生存,因而最容易看到。
乌鸦虽然过去在许多大城市都是令人头痛的存在,但在大连市区它们却是罕见物种。谷国强称,多年前,他曾在中山区石槽海岸发现一只,但2022年专门再去寻找已经找不到了。比较神奇的是,旅顺“东方白鹳之乡”张家村却经常能在冬季见到成群的乌鸦,今年4月初,还传来了它们到访的消息。此外,在瓦房店三台湿地及普兰店星台街道,也偶尔会发现乌鸦的踪迹。
而八哥则是“外来侨民”。大连原本没有八哥,2006年首次在老虎滩地区发现数十只,此后它们快速蔓延,如今已经遍布除长海县之外的大连各区市县了,特别是在市区也越来越多了。
“上述三种鸟都是美国白蛾的天敌,也是自然生态的重要成员。”谷国强说,还是希望市民多多关爱,不要伤害它们。
■现场教学
专家带你识鸟
喜鹊、乌鸦、八哥这些地方有不同
●叫声
这三种鸟中,喜鹊和乌鸦都是鸦科,它们的特点之一就是嗓门大,爱吵闹。
而八哥是椋鸟科,虽然也是著名的鸣禽,但嗓门没有那么大,鸣叫声婉转得多。
●大小
从个头上看,喜鹊和乌鸦相对较大,八哥跟它们一比,感觉“小了一号”,所以有人会认为它们是喜鹊的幼崽。
●形态和羽毛颜色
从形态上看,这三种鸟都是以黑色为主。不同的是,喜鹊尾巴长,看上去如长裙飘飘,而乌鸦和八哥则显得五短身材。喜鹊虽然黑,但腹部大多是白色的,肩上也有两个大白斑。而乌鸦则全身漆黑,正如俗话说的“天下乌鸦一般黑”。八哥虽然也看上去全身漆黑,但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看到它的翅膀上有一个不大的白斑。八哥的白色翅斑也很容易与其他两种鸟区别开,此外,如果近距离看,八哥的金黄色虹膜和前额的“凤毛”是它最明显的特征。
●飞翔姿态
三种鸟飞翔时,更好识别。喜鹊由于尾巴长,飞起来显得很飘逸,而乌鸦和八哥都尾巴短,只能快速扇动翅膀,所以看上去飞得很仓促,如火烧屁股。尤其是八哥,飞起来扑棱扑棱的。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刘坤摄影:谷国强
■课外补习
可别小看喜鹊乌鸦
它们鸦科可是鸟界的“高智商天团”
鸦科鸟类共有23属128种,除了我们熟知的喜鹊和乌鸦,还有星鸦、松鸦、寒鸦等。随着科学的进步与网络的普及,鸦科大佬的高智商也逐渐为大众所熟知。鸦科被认为是动物中较为聪明的类群,智力水平和非人灵长类相当,自然也是最聪明的鸟类代表。科学研究表明,渡鸦、寒鸦和新喀鸦在智力测试中的表现和黑猩猩相当,分别获得100分、97分和92分(黑猩猩100分)。
课代表 喜鹊
它们是首个被证实有自我意识的非灵长类物种
2008年的科学研究中,欧亚喜鹊成功通过了镜子测试,这表明喜鹊是第一个被证实有自我意识的非灵长类物种。
人们在喜鹊看不到的喉部做了特殊颜色标记,然后放置一面镜子,喜鹊会对着镜子反复清理标记部位——这说明喜鹊是一种聪明的鸟,聪明到能够意识到镜中的影像就是自己。而绝大多数动物只会把镜子中的影像当作是同类,甚至会和镜子中的敌人大战一场。
课代表 星鸦
它们拥有比人类还强的超长记忆力
很多鸦科鸟类有储存食物的习惯,星鸦就是这方面的大师。
秋天的时候,北美星鸦会采集松子暂存在喉囊中(平均每次能装下92.7粒种子),然后分散储存在森林的各处,如树洞、石缝、树桩、地下。冬天来临前,每一只星鸦可能会有5000到20000个种子埋藏点,这些食物决定着它们能否度过高海拔山区的寒冬。令人吃惊的是,星鸦有着超强的长期记忆能力,能精确记住如此多的藏宝点长达一年之久。这一点即使是人类也做不到,不信你试试。
课代表 新喀鸦
它们会制作、使用、保管工具,还会逻辑推理
而新喀鸦,更是从大佬云集的鸦科中脱颖而出,吸引了科学家的高度关注。这种生活在新喀里多尼亚(位于南太平洋的岛屿)的乌鸦,甚至会制作、使用并保管工具。
自然情况下,它们会折断树枝上的小枝制作简易的钩子,来钩出朽木中的肥美昆虫;而在实验室中,新喀鸦会利用科学家提供的铁丝制作弯钩取出食物。更令人惊叹的是,新喀鸦在重现“乌鸦喝水”的实验中,能区分密度低的物块(不能下沉使水位上升)和密度高的物块,成功喝到水。更多的实验表明,它们还会通过逻辑推理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课代表 乌鸦
它们能相互沟通学习,还有自己的“文化传承”
除了高智商,鸦科鸟类还有着发达的社会网络结构,能够相互交流、沟通学习、传递新知识,甚至形成自己的文化。
十几年前,日本东京的一所驾校附近有只乌鸦掌握了一项新技能——利用汽车吃到坚果。具体做法是,将坚果扔到人行道上,等汽车碾碎坚果外壳后,在安全的绿灯期间轻松享用美味。很快,附近的乌鸦都学会了这个技能。这说明,乌鸦可以通过学习传递新知识。
而乌鸦之间的信息传递可能也比我们想象的要高效,而且它们还特记仇。美国的校园中进行了一项研究,由戴着面具的人抓捕乌鸦,再给乌鸦戴上标签放归。这些被抓过的乌鸦从此只要在校园里遇到戴面具的人就不停地吵闹谩骂,甚至会俯冲攻击,就连那些从没被抓过的乌鸦也会去攻击戴面具的人,这种攻击行为甚至会持续十多年,即使那些被抓过的乌鸦早已不在鸟世。这个研究说明乌鸦可以将抽象的信息以某种方式传递给同类,并且这种信息可以世代传承,也就是说,乌鸦可能是罕见的有自己的文化的动物。
■顺便说说
当你凝视这种鸟时,它也在凝视你
不得不说,鸦科鸟类真的太有趣了,并且它们依然有太多未知有待探索和研究。如果简单地认为乌鸦不吉利、喜鹊会报喜,那真是小瞧它们了。有机会的话可以试着和一只鸦科鸟类对视,你会发现,它们其实也在打量着你,目光中透露着独有的狡黠和智慧。 据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