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半岛晨报

1亿元资金支持 大连要有“新玩法”

日期:04-20
字号:
版面:A04A05版:民生       上一篇    下一篇


为落实重大文旅产业发展战略带动,促进大连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向全域全季全业态发展,聚焦“十个新突破”“三年过万亿”城市发展目标,抓住文化旅游产业复苏发展新机遇,做大做强做优文化旅游产业,4月19日,在大连市首次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推动大连市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措施》正式发布,全年拿出1亿元支持重点文旅产业项目和文旅企业等,通过政策发布,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引领带动作用,夯实行业发展基础,厚植产业发展沃土。
1.鼓励引客入连
设置新一轮引客入连专项资金,开展“百架包机游大连”行动,对组织入连旅游包机的旅行社给予补助;实施旅游专列补助计划,对抵连专列给予补助;落实会议会奖优惠政策,对会议会奖旅游给予补助。
2.推出景区门票惠民计划
全年分时段推出   “五折嗨游大连”景区门票优惠政策。参加活动的旅游景区对所有游客全部五折酬宾。
3.支持重点文旅产业项目建设
对符合大连市旅游产业发展方向的重点项目,给予期限不超过3年(含3年)的贷款贴息补助。对获得本市金融机构1年期(含1年)以上贷款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给予最多不超过3年   (含3年)的贷款贴息补助。
4.支持邮轮游船旅游项目
对以大连为访问港或始发港的邮轮企业给予客源补助。对购买游船开展航线经营,在连建设运营管理平台、游客码头、游客中心、救援中心等从事“海上游大连”项目的企业,给予补助或贷款贴息。
5.支持优秀影视作品创作生产播映
对代表大连申报入选国家或省级重大主题重点剧目或片单的作品(项目),对在央视或省级电视台特定频道的重要时段播放的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等,对在全国城市电影院线放映,且票房收入达1500万元以上的电影,分别给予奖励。
6.鼓励特色旅游节庆活动及文旅新业态项目
对在连举办特色旅游节庆活动或在连投资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文旅新业态项目的企业,给予奖励。
上述资金支持须同时符合大连市相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及政策措施要求。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肖崟崟
成就
传统与科技碰撞   文化与旅游融合
大连文旅产业结出累累硕果
仿生鲸鲨模拟真实鲸鲨动作、扫科技智慧魔方就能看到大连景点介绍、非遗街区展示的非遗传承人技艺、令人心驰神往的景区景点、众多特色文旅项目和文创产品……大连市文化和旅游发展成果展集中展示了我市文旅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总展出面积约4000平方米,包括全市文旅成果图片展、区市县、先导区文旅成果展、文旅企业展、文创产品展和非遗展五大主题展览。
科技助力文旅融合发展
大连国际会议中心一楼大堂设立包括海昌仿生海洋生物、金石滩旅游度假区旅游场景互动区、高新园区元宇宙展示区在内的4个互动独立单元展区,通过场景搭建、虚拟场景交互以及文创产品体验,展示我市文创产业发展前沿动态以及科技赋能文旅发展的最新成果。
上海海昌巴布亚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展示的人工智能仿生产品备受关注。“我们带来了仿生鲸鲨和仿生鳐鱼等几款仿生产品,仿生鲸鲨的外壳采用3D打印技术,控制模块采用多线程主控模块,可以实现水面插拔式充电,最深可以下潜到水下10米。”上海海昌巴布亚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科普教育经理栾赟赟介绍说。仿生鲸鲨高度仿真模拟真实鲸鲨动作,外部造型采用环保无毒的塑胶蒙皮材料喷涂仿生色,整体提升产品视觉仿真度。在场景应用方面,这些仿生产品可以在文旅项目、科教类场馆、商业综合体等进行展示以及开展科普研学。
金普新区新的特色文旅产业项目备受瞩目,共有包括众益悦榕度假酒店、金石滩康养产业城市更新示范工程、金石国际商业小镇、大连海昌发现王国奥特曼主题娱乐区及国际IP合作、金石滩快乐海岸旅游区水上运动提升等11个项目签约,总投资额达58亿元。
在金石滩旅游度假区旅游场景互动区,EX未来科技馆的仿生机器人是利用机械仿生与AI深度结合,配备自主开发的人形机器人多电机协同控制ROS操作系统,配合TOF深度摄像头,能够实现动作和表情的视频捕捉和硬件参数映射,身体躯干和四肢由数十个柔性执行器控制,拥有人类活动水平的灵巧双手,具备手势和抓握能力。通过对科技、研学、文娱、商旅的充分融合,进一步展示了人工智能在未来医疗、教育等方面应用的诸多场景。
“一站式”畅览文旅资源产品
在地球村展区,以各区市县、先导区和重点文旅企业集团为单位独立布展,全面立体展示本辖区、本单位文旅产业发展成就,包括景区景点、重点文旅项目、非遗项目、文创产品等文旅资源和产品。紧扣“文旅融合新动能   产业发展新活力”的大会主题,各参展方精心布置展区,突出辖区特色,利用大屏幕、展板和宣传手册等方式,展现了“文化”“科技”这两大赋能手段对旅游行业的支撑作用。
东侧长廊的图片展示墙,以“物美”“尝鲜”“舞台艺术”“非遗”“文博”“游玩”“踏浪”“观海”“逛城”等主题,展示大连市文旅发展成果。西侧长廊设立非遗街区和文创展示区,10个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精彩亮相,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互动,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在会议中心外广场迎宾的擎天牛和动能虎两大机械巨兽,充分展现了大连文化旅游装备制造业的创新融合。
大连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为顺应平台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积极融合大连文旅产品,拓宽文旅资源宣传推广、业务营销渠道等需求,开发了一款旅游商务信息平台“AI游大连”。“AI游大连”由市文旅集团子公司大连全域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运营,平台下设精品景区、酒店民宿、文博融荟、大连好礼、海上游大连等8个板块,涵盖“食、住、行、游、购、娱”全域旅游产业链。
推介会上,市文旅集团东港公司向来连商户推介了市政府重点项目——“大连东港海洋文商旅综合体”项目,该项目计划将东港商务区五馆一中心以及海洋文旅公园统筹策划、统一开发建设运营,计划打造集IP主题公园、度假酒店、文化演艺、餐饮娱乐、购物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超大型海洋主题综合旅游度假区和世界级地标性旅游目的地,项目占地约48.29公顷。会后,洲际酒店集团、米亚(中国)文化产业集团等国内外多家文旅企业对项目表示了浓厚的兴趣,进行了意向性洽谈。
大连语素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科技智慧魔方,通过魔方的无限组合特性,形成一套以魔方上的多种图形组合为创意内容的产品。智慧魔方的每一个面都是大连的旅游景点。游客用手机扫二维码,就会出现景点的介绍、定位、路线和相关活动等,转动智慧魔方后,还会形成自定义路线,用于游客的旅行打卡。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肖崟崟
合作
辽宁沿海经济带文旅合作协议正式签署
六城携手推动“黄渤两岸潮”
海洋开发   资源共享   策划公推   艺术共台   产品共创
晨报讯(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肖崟崟)   辽宁沿海经济带是东北地区开发开放条件最好的区域,这片土地被赋予打造成中国沿海地区新经济增长极的全新定位。近年来,辽宁做足沿海开放大文章,统筹六城市深化合作、强强联手,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先导区、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区建设,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
4月19日,在大连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大连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马涛与沿海经济带5城市文旅局长共同签署“黄渤两岸潮”辽宁沿海经济带文旅合作协议,持续深化在海洋开发、资源共享、策划公推、艺术共台、产品共创五大领域合作共赢。
一是积极打造中国最美北方滨海休闲旅游带。建立沿海经济带海洋海岛旅游协同平台,开展邮轮游船产业研究,共同举办海钓、帆船等赛事活动。加快推进“海上游辽宁”项目建设,丰富滨海公路自驾游休闲旅游产品和业态供给,提升服务品质和文化品位,促进旅游与文化、交通深度融合,推动区域滨海旅游业全域统筹、海陆联动协同发展。
二是创新在线文旅综合服务。建立线上资源聚合共享机制,加快推动文旅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推出更多市民游客可参与、可体验、可感受的数字文旅应用场景和在线服务产品。引导推动艺术机构、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共建共享,积极开辟“云展览”“云旅游”“云阅读”等专题专栏,打造高品质在线文旅精品。
三是促进区域协同宣传推介。搭建线上文旅宣传平台,共享线上宣传资源,联合开展线下宣传营销、互为目的地营销,扩大区域影响力。拓展、共享城市文旅线上宣传渠道,充分利用六城市新媒体平台搭建服务专区、话题页等。协调各城市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公共场所、交通口岸播放旅游宣传片、摆放旅游宣传品,推进六城市间互为旅游目的地建设。
四是搭建文化艺术交流合作平台。建立沿海经济带文化艺术交流平台,组织文化艺术交流,研究城市文化艺术交流年会,开展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活动。促进公共文化场馆交流合作,做好博物馆展览互换借展和文化馆培训交流。共享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不定期举办公共文化服务交流,联合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五是组建辽宁滨海文旅产业联盟。继续做好景区一体化发展协调工作,推动成立辽宁滨海文旅产业联盟,促进旅行社、景区和度假区等文旅企业跨地区合作,联动开发文旅新品,共同打造精品线路,开展区域旅游品牌宣传推广。深化沿海经济带六城市游客门票互惠政策,共同做大做强区域旅游市场。
观点
新时代下,如何开启文旅新篇章?
在2023年大连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新文旅论坛上,围绕新时代下的文旅发展需求,通过业界专家的“智慧碰撞”,开启一场文旅融合“头脑风暴”,探寻文旅高质量发展新思路、新路径。市领导,国内知名文旅企业负责人、科研院校代表、智库专家、全国部分重点客源地城市文旅部门负责人、市内文旅企业负责人、辽宁沿海经济带各市分管领导及文旅部门负责人,市内各区市县、先导区文旅部门负责人参加了论坛。
原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吴文学:顺应新时代发展新文旅
“大连是中国旅游业的第一方阵。疫情前,旅游业每年都以15%到20%的速度在增长,一直引领着辽宁乃至东北三省,包括东北亚旅游业的发展。”吴文学在主旨发言的开始这样说道。
吴文学从宏观视角诠释了新时代对旅游业新的定位,“2009年,国务院把旅游业定位为战略性的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新时代的标志是新的政治生态、新的社会形态、新的经济形态、新的产业形态,还有新的商业模式。现在在做旅游,就是在增强一个城市的竞争力,一个城市的吸引力,一个城市的活力,一个城市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吴文学表示,文旅作为依托性、关联性的产业,同城市的基础紧密相连,同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大连作为14个沿海开放的城市之一,具有较高的繁华力、较好的视觉力、较强的宜游力。“面对新时代、新格局、新文旅高质量发展,全市上下也正在把重塑城市形象摆在首位,对后物质时代的城市内容载体再造作出思考。对城市而言,不是来了人才热闹,而是热闹了才来人。”吴文学说。
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郝国庆:聚焦打造精品项目推动文化金融融合发展
加强银政、银企合作,充分利用金融资本撬动其他资本,通过推出特色金融产品为打造精品文旅项目“立柱架梁”,金融机构赋能文旅产业发展愈加重要。郝国庆以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这一精品项目为案例,阐述了推动文化金融融合发展的重要性。
长安十二时辰沉浸式主题街区,是今年全国文旅行业现象级精品项目,项目思考探索10年,创意研发了3年,建设开发1年。“大唐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王朝,长安十二时辰沉浸式体验街区所在的曼蒂广场,就处在大唐不夜城的核心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底蕴。”郝国庆说。
电视剧IP转化为深度沉浸式唐文化体验,采用“门票+消费”的运行模式。该项目原名“大唐通善坊”,后跟电视剧   《长安十二时辰)IP授权合作,将电视剧中的人物、剧情故事实景化、场景化。“长安十二时辰实行线上预约售票,场内各项演出不再收门票。化妆拍照、唐服租售、餐饮美食、文创产品等,占到总销售收入的60%。”郝国庆表示,文化一旦成为产业形态,就必须走出象牙塔,遵从市场规律,符合市场逻辑。
北京中青旅资源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长、总经理彭德成:新产业   新消费   新生活——对疫后中国文旅产业发展的思考
后疫情时代文旅发展,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如何抢抓机遇、抢占先机,满足市场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需求,扩大文旅消费,是当下文旅人值得认真思考和努力去做的事情。彭德成首先用   “新”“微”“乐”“融”“动”这五个字,概括了疫后中国文旅产业发展新特点,然后论述了乡村微度假和都市新文旅将成为主流。
“乡村微度假是城市居民利用周末节假日以家庭休闲娱乐为主要的旅游形态,是最具市场前景的休闲度假新产品。”彭德成说,乡村微度假的核心特质是大众化、短距离、高频次、高品质和周末游,能让度假者在周末时光中体验生活本身的乐趣,主要客群是有娃、有车、有闲,30~40岁的80后90后中产家庭。都市新文旅则是针对95后,00后为客群,以消费为导向,以时尚、娱乐、运动、网红夜经济等为重点的新型旅游业态,具有融合无界、时空无界、文化无界、消费无界和快乐无界的核心特质。对于大连文旅产业发展,彭德成给出了把乡村微度假城市新文旅作为服务城市更新乡村振兴主攻方向,以消费为导向打造现代文旅新生活等建议。

    ■相关新闻
我省新命名5个省级旅游休闲街区
大连盛唐岚山温泉智慧小镇上榜
晨报讯(记者王笑梅)   近日,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第二批5个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沈阳红梅文创园、大连盛唐岚山温泉智慧小镇、本溪市永丰文旅商业街、丹东新安街、盘锦广厦艺术街。这些街区都具有鲜明的文化主题和地域特色,具备旅游休闲、文化体验和公共服务等功能,融合了观光、餐饮、娱乐、购物、住宿、休闲等业态。
其中,盛唐岚山温泉智慧小镇位于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内,以独特的盛唐建筑作背景,每年都会举办唐风市集、国风花灯展等主题活动。游人可漫步古韵商街,沉浸式观赏樱花,也可露营、赶海、采摘、泡温泉。
按照旅游休闲街区等级划分行业标准,一个街区若成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占地面积应不小于3万平方米或主街长度不少于300米,年访客接待量不少于50万人次,具有地方文化和创意文化的业态比例不少于40%,同时,街区的环境特色、综合服务、卫生、安全、管理等也要符合一定要求。截至目前,我省已创建3个国家级和11个省级旅游休闲街区。
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资源开发处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积极培育具有地域文化特色、规模效应良好的旅游休闲街区等品牌项目,通过文化助力和品牌作用,进一步激发文旅行业创新创造活力和市场消费动力。
为持续推进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创建,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这次在公布正式入选名单的同时,还公布了5个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培育单位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分别是大连倍客优市集西遇风情古街、鞍山东宾特色休闲文化街区、阜新十家子玛瑙小镇旅游休闲街区、盘锦百年福街、朝阳利州古城文化风情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