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半岛晨报

中国公民亲历:空战就在我们头上

日期:04-19
字号:
版面:A13版:深读       上一篇    下一篇


联合国官员17日说,苏丹武装冲突已经造成将近200人死亡、1800人受伤。欧洲联盟说,欧盟驻苏丹大使艾丹·奥哈拉在苏丹首都喀土穆的住所内遭殴打。地区国家和国际社会继续呼吁停火,但冲突双方目前没有让步迹象。一些分析师说,冲突可能持续多日,甚至存在外溢风险。
人道状况堪忧
联合国苏丹过渡时期综合援助团团长福尔克·佩尔特斯17日经由视频连线向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报告,冲突已经导致至少185人死亡、大约1800人受伤。苏丹医生委员会当天说,冲突造成近100名平民死亡,估计冲突双方合计“数十人”死亡。由于许多伤员无法到医院救治,实际死伤人数可能更多。这一医生联合团体说,交火对喀土穆及其他城市多家医院造成严重破坏,一些医院“完全关门”。世界卫生组织早些时候警告,喀土穆多家收治受伤平民的医院已经“用光存血、输血器具和静脉注射液”。
在苏丹西部达尔富尔地区,北达尔富尔州唯一仍开门的法希尔医院收治136名受伤平民。这一国际医疗援助组织驻当地协调员塞勒斯·帕耶说,大多数受伤平民遭交火殃及,“其中许多是儿童”。由于手术能力有限,在冲突爆发的头48小时内,11名平民因伤势过重死亡。
在喀土穆,居民在恐慌中艰难度日。透过窗口可以看到坦克在街头隆隆开过,空袭声、炮声和激烈枪声断断续续,城区上空飘着黑烟。一些居民冒险出门,在尚未关门的食品店和加油站外排起长队。大多数城区断水、断电。
欧盟大使遇袭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何塞普·博雷利17日在社交媒体推特写道:“几小时前,欧盟驻苏丹大使在自己的住所遭殴打。保护外交馆舍和外交人员安全是苏丹当局首要责任,也是国际法规定的义务。”博雷利没有披露欧盟大使奥哈拉的伤势,也没有指认哪伙人殴打了奥哈拉。
奥哈拉现年58岁,爱尔兰人。欧盟发言人娜比拉·马斯拉利告诉法新社记者,奥哈拉“尚好”。“保护员工安全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欧盟驻苏丹使团没有撤离,正在评估安保措施。”爱尔兰副总理兼外交部长迈克尔·马丁说,尽管奥哈拉“没有受重伤”,这次袭击“严重违反维也纳公约所规定保护外交官的义务”。
联合国分管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马丁·格里菲思说,苏丹冲突再起,导致本已脆弱的局势恶化,迫使联合国机构及其人道主义合作伙伴暂时停止多个在苏丹境内的援助项目。法新社报道,苏丹三分之一人口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未见缓和迹象
路透社分析,尽管军方在兵力上占优势且有空军,但快速支援部队早就在喀土穆及其他城市的居民区广泛扎营,意味着任何一方都难以迅速取胜。
快速支援部队领导人穆罕默德·哈姆丹·达加洛17日在推特上呼吁国际社会干预苏丹局势,称政府军轰炸平民。
军方则继续指认快速支援部队是“反叛民兵组织”,故意“在靠近人口密集城区交战”,并要求这一准军事组织解散。前一天,苏丹军方宣布,应联合国建议,人道主义停火3小时。快速支援部队同样短暂停火。喀土穆16日夜间相对平静,但17日晨枪炮声再度响起。
过去几个月,围绕快速支援部队如何接受改编、并入政府军,以及由何方监督这一过程,快速支援部队同军方关系日益紧张。美联社解读,这一改编是苏丹各方去年12月就恢复政治过渡进程所达成协议的一项主要条件,而协议迄今未获签署。
苏丹政治分析师胡卢德·海尔说,尽管苏丹自独立以来经历数十年内战、政变和反叛,但当前在喀土穆这种规模的冲突“前所未见”。联合国苏丹过渡时期综合援助团团长佩尔特斯17日告诉媒体记者:“形势易变,很难说平衡会倾向哪方。”双方没有给人希望马上接受和平斡旋的印象。路透社以埃及安全官员为消息源报道,埃及和阿联酋正合作制定停火提议。埃及是苏丹军方最重要的支持者,而快速支援部队同阿联酋、俄罗斯关系密切。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当天早些时候再次敦促冲突双方“立即停止敌对”。
【亲历】
中国公民称能听到窗外枪声
记者了解到,截至2021年,约有2000名中国公民在苏丹工作、生活,大部分在喀土穆,主要参与修建房屋路桥、派遣医疗队、开私人医院、开餐馆、办农场、开超市、做生意等工作。16日,居住在喀土穆迈丹尼街的中国公民张恒(化名)告诉记者,当地发生冲突的地点很多,各场空战之间距离很近。“昨晚在我家门口不到100米的大街上打,今天大多数枪声都集中在北边的六十号大街。早上的空战离我们很近,基本就在我们的头上。”
张恒介绍,目前喀土穆有区域性停电,三大电信运营商之一的MTN也已宣布停网,尽管自来水还没有断供,但他已经提前做好蓄水准备,“今天街上彻底没人了,大家都比昨天沉默了不少”。
长期住在喀土穆的中国公民李江(化名)也向记者表示,武装冲突发生后,能听到窗外战斗机、直升机频繁飞过的声音,以及双方部队之间的射击声。从窗户向外望去,能看见双方交战引起的火光。他的朋友家有流弹击穿窗户玻璃,掉落到房屋里。李江说,他目前已撤回驻地,坚持不外出。“所有人撤到驻地里去,不在二楼待着,撤到一楼对着窗户的位置,有地下室的都撤到地下室去了。”
据透露,当地华人及相关组织通过联防联保联络群等渠道保持线上联系,互相分享信息进行局势研判,李江目前并未听说当地发生涉中国公民的伤亡事故。“幸运的是网没有断,以前直接断网断电话,通讯完全无法联络。”在物资储备方面,李江表示,当地华人对形势作了一定的预判,“大家都准备了少至三四天,多至一到两个星期的物资,而且也能想办法采购,问题不大”。
在喀土穆以外地区,一位在科尔多凡州工作的中国公民告诉记者,作为双方争夺焦点的首都冲突较为激烈,目前其所在地区情况正常,和以往一样,“我们没事,下面的(州)都没事”。
4月16日,中国驻苏丹使馆临时代办张向华告诉记者,使馆正密切跟踪苏丹形势变化,并接听了数十起中国公民紧急求助电话。其中,包括通过外交部12308热线,收到了两名住在喀土穆机场附近酒店中国公民的求助信息,并及时与他们取得联系,要求他们原地避险,不要外出。据使馆了解,当地时间15日上午,一名中国公民准备自喀土穆国际机场乘机回国,遇上冲突爆发。使馆立即同该中国公民取得联系,并协调苏方提供必要帮助以保障其安全。
【探因】
冲突双方政见不一
2011年7月9日,南北苏丹正式分立,苏丹长达23年的内战正式结束。然而,稳定的局势并未长久,国家内部矛盾仍在积累。
苏丹亦是全球贫困发生率最高的国家之一。2018年12月,因巴希尔政府宣布取消面包价格补贴,苏丹民众纷纷走上街头游行示威,而后政府采取措施镇压,并于2019年2月宣布国家进入为期一年的紧急状态。这一举措并未得到军方支持。同年4月,时任苏丹副总统兼国防部长伊本·奥夫发动军事政变逮捕了巴希尔,自此统治苏丹30年的巴希尔政权被军方推翻。
此后,苏丹进入政治过渡期,2019年8月成立过渡期最高权力机构主权委员会,原军事过渡委员会主席布尔汉任主席。
2021年,苏丹政坛再现分歧,布尔汉于10月25日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解散主权委员会和过渡政府,并解除所有州长的职务。此后,首都喀土穆等主要城市大规模游行示威常态化。同年11月,布尔汉发布宪法法令,宣布成立过渡主权委员会,由其本人担任该委员会主席,并和此前被解职的过渡政府总理哈姆杜克签署政治宣言,表示要完成苏丹过渡进程,直到苏丹实现自由公正的选举。
此次武装部队和快速支援部队发生冲突,很大程度源自两派高层领导者的政见不一。快速支援部队领导者是苏丹主权委员会副主席穆罕默德·哈姆丹·达加洛,这支部队今年3月起部署至喀土穆、麦罗维等地。快速支援部队方面称,武装部队司令部和一些军官的所作所为违反了部队致力于和平的做法,缺乏对国家稳定和安全的渴望,而其将和人民站在一起,并宣称已经控制首都和各州的战略性地点,包括武装部队总司令部和苏丹全境的空中航线。武装部队方面则表示,总统府等战略性地点仍处于武装部队控制下,并将对快速支援部队的军事行动予以还击。
图文综合新华社、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