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岁老人主动脉“埋弹”医生巧手塑“新生”
日期:04-17
手握柳叶尖刀,在心脏内密如蛛网的血管中游走,患者随时面临生死,医生全力以赴救治。这是很多医疗题材中心外科手术的场景。现实中的心外科是怎样的呢?在大连市中心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刀尖在心脏上起舞”的确每天都在上演,这里,有惊心动魄的急救,有险象环生的手术,考验医生技术的同时,也为患者带来生的希望。为了帮助大家揭开这个学科的神秘面纱,即日起,记者走进大连市中心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了解这里的感人故事,体会守护“心”希望的美好。
“感谢心脏大血管外科的医护人员,是你们把我的父亲从‘鬼门关’上拉了回来。”几天前,97岁的李大爷在儿女的簇拥下从大连市中心医院出院了,对于救治他的医生们,老人和家人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这个患者是我们科室救治的年龄第二大的主动脉夹层患者,之前还有一个患者103岁高龄。”大连市中心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副主任庄熙晶告诉记者说,虽然主动脉夹层手术风险极高,被称为外科手术领域“最后的堡垒”,但凭借多年来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娴熟的手术技术,团队屡屡突破高龄手术禁区,为老年患者重塑“心”生。
危急!97岁老人突发主动脉夹层
十天前,家住沙河口区的李大爷因胸背部剧烈疼痛9小时被送到大连市中心医院急诊,行增强CT检查,提示急性主动脉夹层Stanford B型,经心脏大血管外科医生会诊,诊断为B型主动脉夹层,医院立即开通绿色通道,收入心脏大血管外科病房。
给予药物保守治疗后,李大爷的剧烈疼痛并没有得到缓解,胸腔内新发积液不断增多。患者存在主动脉夹层随时破裂,危及生命的可能,需要马上手术!考虑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基于对医疗团队的充分信任,家属最终选择了手术治疗方案。“因为患者同时合并高血压,双肺肺大泡并伴有呼吸功能不全、心脏功能不全,双侧颈动脉狭窄,既往脑梗病史等多种基础病,再加上高龄,身体机能退化,耐受力差,血管内腔钙化重,入路血管狭窄……多种因素综合在一起,手术风险极大。”庄熙晶主任介绍说,这样的超高龄患者,首先要过麻醉关,术中术后都要密切监测;另外,手术的过程中还有血管斑块脱落的风险。为确保手术顺利进行,保障患者安全,心外科团队邀请麻醉科、导管技师长、ICU等进行了多学科会诊,制定了完善的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手术方案。因为术前的充分评估和准备,手术过程十分顺利,不到一个小时,随着单分支支架的置入,李大爷主动脉内的“不定时炸弹”被拆除。李大爷顺利度过术后的围手术期,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手术后第五天,“鬼门关”上走一回的李大爷康复出院了。
特色!Castor分支支架应对B型主动脉夹层
庄熙晶主任介绍,主动脉夹层是心血管疾病的灾难性危重急症,也被称为“不定时炸弹”。此病具有起病急、病死率高,手术难度高、风险大的特点,高龄老年患者的手术死亡率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远远高于年轻人。按照主动脉夹层累及的范围,分为A、B两种类型,据统计,未经手术治疗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发病24小时内的死亡率是33%,48小时内死亡率可高达50%,1周内死亡率60%~70%。所以对于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一经发现,需要尽快进行手术。对于B型主动脉夹层,急性期病情进展迅速,血压无法良好控制,病变局部血管直径≥5厘米或有血管并发症者,应尽快进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主动脉夹层分型不同,手术的方法也不同。”庄熙晶主任告诉记者说,目前,临床中主要运用Castor分支支架应对B型主动脉夹层。因累及部位的特点,B型主动脉夹层一般没有足够的锚定区,通俗地说,就是没有足够固定支架的地方,近端锚定区不足可能导致支架移位,引发内漏或主动脉分支血管堵塞。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临床中选择使用单分支的支架。庄熙晶主任表示,Castor分支型覆膜支架应用历史虽仅有几年,但根据当前临床使用经验可以看出,它可使主动脉与分支支架双重锚定,规避了远期移位的风险,同时减少内漏的可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019年,大连市中心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在大连率先独立开展Castor分支型覆膜支架手术,并成为东北三省内两家分支型主动脉支架置入手术例数超过百例的医院之一,技术水平和手术量居于辽宁省首位。
硬核!专业团队实力“护心”
97岁、103岁……在中心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病房里,高龄、疑难患者占了很大比例,他们屡屡突破高龄手术的禁区,帮助患者重获新生。主动脉夹层、高龄……这些在外科里光听一听就让人打怵的词汇,在中心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里却习以为常,在他们的信念里,不论病人年龄多大、病情多重、手术风险多高,他们都不会放弃一丝希望,这不仅是因为团队对于全方位高精技术的信心,更在于医患之间那份沉甸甸的信任。
惊心动魄、险象环生、夜以继日是心脏大血管外科的工作日常,采访庄熙晶主任是在周末时间,但他周六、周日连着两天都在手术台上,A型主动脉夹层、B型主动脉夹层,为了提高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救治成功率,科室特别建立了急性主动脉夹层治疗绿色通道,并在医生团队建立起夹层警报机制,无论何时何地,力争在最短时间内为患者提供最精准有效的救治。今年一月份至今,成功救治危重主动脉夹层患者近60人,不仅刷新了学科发展史上的新纪录,在业内也十分罕见。
除了主动脉夹层手术技术,多年来,中心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心脏瓣膜置换术、停跳或不停跳冠脉搭桥术等领域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特别在高危疑难重症心脏病的治疗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团队还深耕科研领域,2021年,科室获评辽宁省临床重点专科,承担完成国家973计划《小型猪冠状动脉狭窄模型的建立及临床应用》,近三年来承担大连市医学科学研究计划项目3项,获批医工交叉项目3项。无论是临床还是科研,这个硬核团队用响当当的实力成为大连心脏、大血管疾病患者康复路上的守护人,让大连更多心脏大血管疾病的患者,足不出市就可享受到高水平的积极救治。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