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河北日报

高效执行有力度 司法为民有温度

日期:09-26
字号:
版面:第12版:专版       上一篇    下一篇

9月4日清晨,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开展集中执行攻坚行动。 夏梦莹摄

5月14日,平泉市人民法院组织开展涉金融借款合同案件“拉网式”集中执行行动,以硬核举措向失信行为“亮剑”。董浚淞摄

执行难,难在兑现裁判文书的“最后一公里”。如何将生效法律文书确认的“纸面权利”转化为群众手中的真金白银,切实彰显司法权威?

去年以来,承德市中级人民法院直面难题,以案件规范化管理为抓手,加大执行力度,深化执行联动,提升执行质效,让公平正义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落到实处。

加大力度

提升执行质效

2024年11月,张某为李某完成房屋装修。本应到手的5300元劳务费,却迟迟不见踪影。当所有等待都化作泡影,张某只能将最后的希望寄托于法律,毅然走进丰宁满族自治县人民法院。

判决生效后,欠款依然石沉大海,无奈之下,张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李某始终以“外出务工”为由拒绝沟通,逃避执行。

转机出现在9月5日的清晨。执行干警悄然来到李某的住所。面对执行干警的询问,李某的母亲神色慌张,口中重复着“儿子外出未归”的托词,可她躲闪的眼神、不自然的肢体动作,早已暴露了真相。经验丰富的执行干警目光如炬,凭借多年的办案直觉,断定李某就藏在屋内。

随着柜门缓缓打开,蜷缩在衣柜里的李某无处遁形,被拘传至法院。

执行干警耐心释法明理,严肃阐明拒不履行将面临的法律后果。在法律的震慑与干警的劝导下,李某终于放下侥幸心理,当场付清了全部欠款。这一刻,积压在张某心头的阴霾瞬间消散,正义的阳光重新洒满心田。

执行工作,是司法公正抵达群众身边的“最后一公里”,是让公平正义从纸面走向现实的关键一环。自去年以来,承德中院以雷霆万钧之势加大执行力度,以风驰电掣之速提升执行效率,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与正义。

承德中院执行局精心谋划、统筹全局,组织全市法院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紫塞利剑”集中执行活动,各基层法院也积极响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组织执行行动,让集中执行成为常态,织就了一张严密的执行网络。

截至目前,全市两级法院先后开展了8次规模宏大的集中执行行动。无论是优化营商环境的专项行动,还是为劳动者讨薪的暖心行动,每一次行动都彰显着司法为民的初心与担当。

942件案件成功执行完毕,4983.3502万元执行款顺利到位,137人次被移送司法拘留——承德法院人以实际行动向社会宣告:法律的尊严不容践踏,正义的天平永远不会倾斜!

深化协作

聚合力破难题

“请贵院对被执行人名下的三辆汽车进行查封……”今年6月,来自北京市密云区法院的紧急委托申请跃入屏幕。

申请执行人预警:车辆随时可能过户,查控工作如箭在弦,刻不容缓。

指令即号角!平台接收、车辆查封、回传查封回执……行云流水间,十几分钟便完成车辆查封。

像这样的高效查封,得益于机动车联合查控中心的建立。

曾几何时,法院查控机动车,需要法官到承德市交警支队车管所窗口提交文书后,车管所窗口工作人员方可受理。人力奔波、时间消耗、资源挤占,让执行效率大打折扣。

民之所盼,法之所向。2024年7月,承德中院与公安交管部门沟通协调,在中院设立了机动车联合查控中心,集约化办理查控事宜,查控业务办理用时节约了3天左右。

承德与京津山水相连、人文相近、人缘相亲。在司法协作中,承德法院主动作为,立足执行加速度,突破“流程冗长”瓶颈,打造“一站式执行响应机制”:与北京平谷区法院、天津蓟州区法院建立“失信‘老赖’联合布控、财产线索同步移送”的一体化、跨区域执法模式;与北京怀柔区法院签订《相互办理委托事项协议书》。2023年以来,承德法院委托北京、天津法院执行案件2200余件,接受北京、天津法院委托执行案件5700余件,83%的京津冀执行案件实现案结事了。其中,“刘某某等人申请执行孟某某劳务合同纠纷案”成功入选2024年《北京、天津、河北法院服务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典型案例》。

立足智慧破壁垒,消除“信息孤岛”障碍,建设“云端协同办案平台”。借助执行大数据打破“人难找物难查、信息沟通不畅”地域壁垒,实现执行信息共享。2023年以来,承德法院利用网络查控京津案件2400余件,执行到位金额9.16亿元。

建章立制

全面规范执行行为

座谈交流、系统核查、审查卷宗、检查账目……今年8月份,承德中院就不明款被超期冻结、执行案款延缓发放、超期发放等问题,分别对围场法院、滦平法院、宽城法院、营子法院、双滦法院、丰宁法院进行督导检查。

面对面督导,点对点问效。每到一处,督导组成员以问题为导向,详细了解执行案款的收取、保管、发放等环节工作落实情况,肯定成绩的同时直击问题,对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给予现场指导。

“抓执行工作,就是要抓住执行规范这一‘牛鼻子’,以制度促规范、抓管理、强监督,切实整治执行领域的顽瘴痼疾,依法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承德中院执行局局长马进国表示。

破解执行难不仅要善借“外力”,更要修炼“内功”。

执行制度上再规范。承德中院根据省法院要求和执行工作实际,先后制定了《执行实施案件规范化指引(第一版)》《执行实施案件调度督办管理办法》《关于执行异议、复议案件审查工作的指引(试行)》《关于规范执行异议、复议案件听证程序指引(试行)》等多个制度文件,聚焦立审执协调配合、集约化事务办理、常规执行节点管控、“拉网式”集中执行、案卷质量评查等关键环节将制度规范转化为执行办案的标准化操作指南。

执行行为上再规范。加强对执行立案、查控、处置、兑付等重点环节的规范管理,确保依法公正高效执行好每一个案件。筑牢“如我在执”理念,以公正的执行结果,公平公开的执行过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执行获得感。

执行监督上再规范。充分发挥院长、执行局长作用,坚持“日提醒、周督办、月调度”,确保司法公正和案件质量。细化案件卷宗评查制度机制,定期开展卷宗抽查、评查,倒逼执行人员自觉提升案件办理规范化水平。

(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