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河北日报

从“江湖技艺”到“文化名片”

日期:09-30
字号:
版面:第02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韩 莉

三十八载翘首以盼。这一次,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终于回到了家乡吴桥。跟随着归家“游子”的视线,我们看到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的华丽转型,感受到吴桥杂技正站在文旅融合的潮头,经历从“江湖技艺”到“文化名片”的深刻蜕变。

刚刚开放的吴桥杂技博物馆里,明代画作中的杂技人物活泼泼“动”了起来;在江湖大剧院,情景剧《江湖·秀》充分融合声光电技术,主打沉浸式体验;杂技节巡游中一显身手的《龙跃神州——中幡》,在现代音乐中融入戏剧元素,让传统技艺时尚又酷炫……吴桥杂技没有停留在“原样保存”,而是积极打造让更多人参与其中的“活态展馆”。活态传承的古老技艺,吸引着更多人前来探寻杂技艺术的独特魅力,为杂技文旅增添了新热度。

产业生态的构建,让杂技艺术从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动能。吴桥的实践展示了这种转化的多元路径:杂技道具产业占据全国九成市场份额,智能化研发方向预示着传统制造业与现代科技的融合;特色民宿集群沿运河分布,让游客从“一日游”变为“深度体验”;旅游专列一票难求的市场热度,印证了杂技文旅的独特魅力。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些产业形态相互赋能,形成了良性循环——道具研发为表演创新提供支撑,民宿发展为技艺展示开辟新场域,旅游人气为产业链延伸创造需求。

杂技特色酒店、运河人家美食街,京杭大运河堤顶路、珠峰道等更便捷顺畅的交通线路,运河公园、五季公园、九大驿站等景点,让“吴桥游”更显魅力无限。多业态的产业园区让杂技文化以更立体的方式呈现。

吴桥杂技的国际化视野,为其发展带来了更宏大的格局。自1987年创办以来,吴桥杂技节已迎来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多名中外嘉宾和杂技艺术家,金狮奖成为全球杂技人向往的荣誉。这种国际交流不仅提升了中国杂技的世界影响力,更在互动中激发出艺术创新的火花。今天的吴桥,正以全域杂技文化生态的构建,向着世界级杂技文化目的地迈进。

一路走来,吴桥杂技节不仅持续擦亮自身金字招牌,更有力激活了区域文旅消费市场,为产业升级注入了蓬勃的新动能。这张承载着中国气派的“吴桥杂技”文化名片,正因此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