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河北日报

一场跨越25年的青春接力

日期:09-30
字号:
版面:第10版:新疆“冀”忆 河北“十四五”对口援疆答卷·教育篇       上一篇    下一篇

“张老师,我在电视上看见您了!”新学期伊始,且末县第一中学的学生们见到张小威,就兴奋地围了上来。

8月16日晚,张小威作为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参加了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颁奖典礼。“那一刻感到无比自豪。”回忆起当时情景,张小威依旧激动不已。

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且末县,曾长期面临中学师资短缺难题。2000年,保定学院辛忠起等15名毕业生告别家乡,来到且末。“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路上看到的这句话,震撼了15名年轻人,也成了他们的人生格言。

真正的考验来自艰苦的环境。且末一年中有三分之一的日子,都被浮尘笼罩。“有一次刮风忘了关窗户,屋里都快被土埋了。”辛忠起体会颇深。

15名年轻老师的到来,给且末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2003年,他们带的第一批毕业生参加中考,成绩在巴州名列前茅。这些年来,他们就像一颗颗种子,在沙漠中长成一片梭梭林,帮助更多孩子走向更高的人生舞台,被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为“大风刮不走的老师”。

2024年夏天,在河北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的积极协调下,新一批11名保定学院学子抵达且末,“00后”张小威正是这支队伍中的新生力量。“到西部教书去!且末,我们来了!”走出火车站,他和同学们高声喊出铿锵宣言。

如今,获评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这让张小威更加坚定:“前辈们用爱与责任,在沙漠边缘浇灌出了教育绿洲。接过接力棒,我们不仅要站稳讲台,更要创新方法,把更鲜活的知识、更开阔的视野带给孩子们。”

教育的根锁住流沙,年轻的心点燃梦想。25年来,已有400余名保定学院学子前赴后继,践行“到西部教书去”的青春誓言。这支延续了25年的接力棒,正在新一代青年手中传递。(侯淼、张晓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