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河北日报

京东大鼓如何唱出时代新声

日期:09-03
字号:
版面:第06版:文体       上一篇    下一篇

日前,2025(廊坊)京东大鼓书会在廊坊市举办。图为展演现场。本报记者 史晓多摄

□本报记者 史晓多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百家姓中有街坊,邻里居住是缘分,互敬互谅互相帮……”不久前,来自北京的15岁少年张文正携京东大鼓作品《新编六尺巷》亮相“2025(廊坊)京东大鼓书会”,短短几分钟的表演,将邻里互敬互谅、相互忍让的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

作为承载民族记忆与情感的艺术形式,京东大鼓源自民间,活跃于市井,从街头弹唱到舞台新咏,今天的京东大鼓作品,处处可见人民的所歌所赞及生活的新姿新貌。但如何让更多京东大鼓作品立得住、演得好、叫得响,并在保护传承弘扬过程中不走样?对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曲艺当中,称大鼓的曲种较多,比如西河大鼓、梨花大鼓、京韵大鼓、山东大鼓、梅花大鼓等。但有的是大鼓书,有的是大鼓曲,前者属于说书,连说带唱带表演,节目主要是中长篇,长于叙事;后者属于唱曲,演唱表演,节目基本是短篇,长于抒情。京东大鼓属说书类曲艺中的鼓书,所以,在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京东大鼓的过程中,必须强化京东大鼓的本体意识,不能与鼓曲类大鼓混为一体来谈。”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说唱文艺学会会长吴文科强调,京东大鼓作为一种采用京东方言说唱表演的曲艺鼓书,它有故事、有情节,说唱起来引人入胜,与鼓曲有着一定区别,所以在保护传承上,必须明确京东大鼓的性质,明确其发展轨迹,确保其得以原汁原味地传承弘扬。

明确京东大鼓的性质是基础,在保护传承过程中,必须树立经典意识。“当下,京东大鼓普及程度很高,演唱者众多,但思想性、艺术性较高的曲本相对匮乏,尤其缺乏像经典大鼓书《刘公案》《呼家将》《小八义》这样有容量的中长篇曲目,这在无形中制约了京东大鼓的传承发展。”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原副主任、曲艺评论家常祥霖介绍,在保护传承京东大鼓过程中,应大力推进曲本的创作、整理、改编,激活沉睡的书目曲目,努力创作出符合当代审美、反映时代声音的新作品,为后世理解我们的历史文化留下一个生动的入口。

常祥霖呼吁,曲艺家在继承经典之作的同时培育新经典,系统研究那些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经典曲目,研究经典曲目的演唱技巧、艺术风格,以经典曲目为核心,构建标准化教学大纲,让初学者从一开始就能接触到最高水平的文化艺术,明确“好”的标准是什么。

曲艺发展与其他艺术发展一样,离不开持续不断的创新。今年74岁的京东大鼓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崔继昌经常在网络平台教大家唱京东大鼓,两个抖音号加起来有5万多粉丝。“京东大鼓要说新人、唱新事儿,也要创新传播平台。”近年来,崔继昌用英文唱京东大鼓,在京东大鼓中加入摇滚元素,深受年轻人喜爱。他表示,京东大鼓传承发展,要在舞台呈现、表演形式、传播载体上大胆探索,善用现代技术提升观感,积极拥抱互联网,利用新媒体拓展传播渠道,让老曲艺触达新人群,积极探索与旅游、教育等领域的跨界融合,拓展其生存发展空间。

“曲艺团体要根据经营实际,在曲艺创新上下功夫。”河北省曲艺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袁冀民表示,曲艺创新包括京东大鼓的创新,不仅是一个节目的简单创编,更是创作方式、演出形式等的革新,作品需要以更多打破常规的技术性手段来实现,除了音乐调性和节奏速度上保持统一,还要与舞蹈、戏剧等其他艺术跨界融合。

“我省曲坛曾活跃着一批优秀人才,然而到了今天,有些已步入中老年,新生力量不足给曲艺发展带来了一定阻碍。”相关专家建议,曲艺人才的培养,要有专门性、系统化的高层次曲艺学历教育和学位授予制度,完整的曲艺学科建制有利于让从事曲艺创演和研究的人才获得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实现曲艺的系统传承和人才的全面培养。具体到京东大鼓的保护传承上,可以优化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和激励机制,支持老艺术家传帮带,推动京东大鼓系统化进校园、进社区,培养青少年爱好者和后备军,积极探索与专业艺术院校合作,培养兼具传统功底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