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路志红、袁铮)8月12日,河北龙锦管道装备有限公司实验室内,技术人员正在对碳钢复合卡压式快装管道产品进行性能测试。今年,这家企业拿下自营出口第一单,产品一下打开了知名度,吸引不少国外客户上门咨询。
像河北龙锦管道装备有限公司这样拥抱海外市场的企业,在沧州绝非个例。根据沧州海关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沧州市管道装备类产品出口总额达22.86亿元,同比增长16.6%。
沧州拥有1300多家规模以上管道装备相关企业,目前已经形成了孟村管道管件、盐山管道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两个省级重点产业集群,以及沧州经济开发区管道装备、青县石油器材两个特色产业集群。近年来,国内管道装备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作为全国重要的管道装备生产基地,沧州持续畅通管道装备出海通道,引导企业勇闯海外市场,让管道装备产业加速融入全球产业链。
在位于沧州市孟村回族自治县的河北华洋钢管有限公司,加班赶制来自海外的订单已成为常态。“海外订单多,是我们紧跟国家政策的结果。”该公司聘请的外贸专家谢明旺说,他们聚焦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谋发展,持续扩大国际“朋友圈”,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随着全球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推进,能源输送、城市管网建设等领域对管道的需求不断增长,为管道装备产业带来了广阔发展空间。
今年4月,河北华洋钢管有限公司获得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及其附属石油公司的招投标资格。“在国外企业的严苛筛选中,企业认证的各项资质成为‘敲门砖’。”谢明旺说,该公司已获得国标、欧标、美标等认证资质44项。
资质认证是沧州管道装备企业转向海外市场的关键。目前,全市400余家管道装备企业通过ISO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企业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
企业自身强大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也是出海底气所在。近年来,沧州管道装备企业联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关键技术攻关,避免同质化竞争,推动产业向高端迈进。截至目前,全市管道装备领域累计培育集群“领跑者”31家,河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18家。
海外闯荡,不仅靠实力,还要推动利企政策应享尽享,让企业充分利用各方资源,走稳走好出海路。
日前,在位于渤海装备青县产业园区的巨龙钢管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条直缝埋弧焊钢管即将走下生产线。
这笔直缝埋弧焊钢管订单是该公司获得的第一笔加工贸易出口订单。钢管原料从海外进口,成品也将发往海外。依托海关加工贸易相关政策,这笔订单预计为企业原料进口减税600余万元。
“这是我们首次承接加工贸易出口订单,海关部门及时宣讲并帮助我们进行业务办理,让我们有了竞争的底气。”该公司外贸经理赵凯说。
为加快管道装备企业“走出去”步伐,沧州有关部门积极向企业提供市场准入信息、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资讯,全面推行出口“网上办+零跑腿”,为企业提供“提前申报”、原产地证书自助打印等便利化服务。同时,搭建供应链金融服务中心、跨境电商等服务平台,组织企业参加冀货出海拓市场行动,为企业创造连通国际市场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