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天津日报

街巷公园赏戏曲 戏楼广场品曲艺(图)

日期:10-05
字号:
版面:第03版:文体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王洋 摄影 姚文生   天津市曲艺团在古文化街官银号前举办曲艺展演。

  在中国大戏院举办的京剧快闪活动引人驻足。

  国庆假期,“戏聚天津·无处不沉浸”沉浸式戏剧演艺活动精彩不断,以城市为舞台,以历史为剧本,串联起中国大戏院、古文化街、鼓楼广场、五大道等九大津城核心文旅地标,让戏曲的唱念做打与曲艺的弦索叮咚,交织成传统文化的光影长卷,彰显出古韵悠扬的城市底蕴。

  沉浸式品味曲艺之美

  “这一天来着了!上午听相声,下午体验曲艺剧,晚上再看曲艺快闪,真是过足了瘾。”喜爱曲艺的市民于海龙告诉记者,“这个假期,我特意安排了一天,跟着天津市曲艺团走,他们在哪儿演,我就追着看。在海河边、广场上看演出和在剧场里看感觉不一样。户外演出的节目形式更丰富,近距离互动也多,体验新鲜,能走进观众中间表演的演员,那才是真本事。”

  清脆明快的快板、逗趣诙谐的相声、婉转悠扬的时调……连日来,天津市曲艺团分别在古文化街戏楼、鼓楼广场等文旅地标带来不同主题的曲艺专场演出,既有曲艺剧《海河故影》沉浸版表演,也有相声《学方言》、天津快板《小哪吒天津娃》、乐曲串烧《迎春》《刀剑如梦》《上春山》等精彩节目,在市井烟火与曲艺雅韵交织中,绘就了“沽上艺苑”的热闹图景。

  “‘上戏楼看海河’,这正是曲艺剧《海河故影》中的情节,在古文化街戏楼演出,使舞台场景与实际地理环境相呼应,增强了沉浸感。”谈及实景演出,天津市曲艺团副团长夏炎介绍,“这次演出的舞台面向海河设置,契合了《海河故影》的主题意境,同时从原剧中精选了具有天津怀旧情感的精彩片段,在戏楼现场展示,更能产生地域文化共鸣。此外,我们还在鼓楼开展了曲艺快闪秀,以原汁原味的传统曲艺表演,将茶馆相声以‘撂地儿’形式呈现,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

  沉浸式欣赏戏曲之雅

  随着悦耳的丝竹声响起,身着华裳的“杨贵妃”亮相中国大戏院二楼阳台,韵味十足地唱起了京剧《贵妃醉酒》,途经此处的游人纷纷驻足欣赏、鼓掌喝彩。假期里,每天傍晚时分,在中国大戏院二楼阳台上演的京剧《贵妃醉酒》《霸王别姬》都会与都市霓虹共舞,构成一幅绝美的画卷。“梅兰芳先生就曾在这演出过,快进去看看。”来自山西的游客李萌边拿手机拍摄,边招呼朋友进戏院,她笑着说,“没想到刚出地铁站就遇到这么美的表演,天津果然是处处有戏。”

  假期里,评剧与河北梆子的沉浸式演出也纷纷登场。这些活动亮相于人民公园、五大道等文旅地标,形成了一道亮丽的城市文化风景线。连日来,天津河北梆子剧院在天津银行大理道支行门前,唱响了河北梆子《喜荣归》《打金枝》等经典唱段,演员们以俊美的扮相、各具韵味的唱腔引人驻足。市民李欣说:“这么近距离接触戏曲还是第一次,感觉演出特别接地气,让人们在街头巷尾就能‘触摸’到传统文化。”

  在人民公园,天津评剧院打造的沉浸式评剧《花为媒》以活泼的互动、创新的编排呈现经典段落。该沉浸式演出项目导演于晓浛表示:“我们希望打破‘戏曲只能静观’的刻板印象,通过角色互动设计,让观众从‘看戏人’变成‘戏中人’。比如,演员会走到观众身边即兴交流,并邀请观众参与一些简单环节,让大家感受戏曲的温度。”

  “戏聚天津·无处不沉浸”沉浸式戏剧演艺活动将无数好戏从幕后“请”到台前,让历史建筑、公园街区化作全新的戏曲舞台,在水袖翻飞间演绎传世经典,在锣鼓铿锵中传递戏曲韵味,令传统艺术绽放新光彩,让“戏聚天津”展现无限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