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天津日报

牢牢把握城市建设的人民性

日期:10-05
字号:
版面:第04版:理论创新       上一篇    下一篇

蓝海

  今年7月14日至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总结了新时代以来我国城市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系统阐释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市工作的总体要求、重要原则和重点任务,科学回答了城市发展为了谁、依靠谁以及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城市建设进程中,我们要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核心理念,把城市建设的人民性贯彻到各环节、各方面。

  一、准确把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两个转向”和“五个转变”的重大科学判断

  改革开放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我国城市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数十年来,中国的城镇化进程规模之大、速度之快,城市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都属世所罕见。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人民对城市发展所提供的各项功能的需要,也从“有没有”转向了“好不好”,人民的需求总体上从期盼量的增长转向了要求质的提升。纵观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的一般规律,当城镇化率达到一定的指标之后,城镇化进程就会放缓,继续保持高速的城镇化进程既无必要,也无可能。

  基于城市化进程的一般规律和我国城市发展的实际,特别是我国城市发展的客观禀赋等因素,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这就是“两个转向”。会议还提出“五个转变”要求——转变城市发展理念,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转变发展方式,更加注重集约高效;转变发展动力,更加注重特色发展;转变工作重心,更加注重治理投入;转变工作方法,更加注重统筹协调。这些判断体现了对当前我国城市发展阶段的深刻洞察力,这既是对城市发展历史性转折的主动回应,更是对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回应,充分彰显了城市建设的人民性。

  二、锚定人民群众急切盼望解决的问题,在城市建设中始终坚持问题导向

  人民群众对城市建设的期待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不断上升的,包括舒适安全的居住条件,越来越多的适合休闲、健身、娱乐的公共空间,便捷的交通和生活设施,收入更加稳定的就业机会,质量更高的公共服务,更加美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更具品位的城市文化,以及随处可以感知的烟火气和人情味等等。

  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就着力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七个方面作出了重要部署。七方面重点任务与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紧密呼应,体现了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各个城市要在系统把握、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意图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资源禀赋、历史文化特色,找准当前城市建设的短板,下大力气逐一推进解决。比如人民对城市建设中提供的住宅产品,可能不再满足于有个居所、有个围合的空间,而是更加倾向于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建筑体。在城市更新改造涉及住房的部分,人民群众可能不再满足于一般意义上的粉刷修补,而是希望彻底解决隔音差、串味、渗漏、上楼难等问题。再比如文化是城市的名片,在城市建设中,要格外注重完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完善城市风貌管理制度,保护城市独特的历史文脉、人文地理、自然景观等。在城市建设中,既要满足人民群众对物质生活的需要,也要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要,让人民群众在城市建设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充分彰显了城市建设的人民性。

  三、城市建设要广泛吸纳人民群众的意见,尊重人民群众的智慧,汇聚起人民群众的磅礴力量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是城市建设的主力军,而不应是城市建设的旁观者。各相关部门在想问题、定政策、做事情时,要善于倾听和吸纳不同层面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在工作部署中充分回应人民的诉求,努力把工作做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习近平总书记曾殷殷嘱托:“老百姓的感受在哪方面最强烈,大家一定不要忽视了。‘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深入了解老百姓的真实感受,需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对重大的决策部署,要在最大范围内公开征集意见。通过热线的设置、公众号评论区意见留言、专用邮箱信箱、电视台开辟专栏节目、举行不同范围内的说明会通气会等方式,畅通意见表达渠道,广泛征集民意吸收民智。人民群众得到尊重,其建设城市的热情就会被激发出来,就会汇聚成一股建设城市的磅礴力量,从而助力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在城市建设中,人民群众的广泛知情权、决策参与权得到制度性实现,充分彰显了城市建设的人民性。

  四、城市建设的成效要由人民群众评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归根结底是人民的城市、老百姓的幸福乐园。”城市建设成效如何,生活在城市里的市民最有发言权。要把是否建成老百姓的幸福乐园作为城市建设成效的评价尺度。要结合城市建设的内容,建立一套符合实际的综合评判指标体系,要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定期邀请各级各类市民代表通过该评判指标体系对城市建设成效进行评价。也可以请所在城市的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适当的时机对城市建设作出评价。有关部门要及时跟进评价结果,对照评价意见认真检视城市建设项目的各个环节,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推动城市建设实现良性循环。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城市建设成效评价,充分彰显了城市建设的人民性。

  (作者为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开大学基地研究员、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