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家民
日前,南翠屏公园在一条景观步道两旁和大树下安装了32台呼吸式捕蚊机,降低了这里的蚊子密度。据介绍,该捕蚊机模仿人类和牲畜呼吸时二氧化碳的浓度,以此吸引蚊子自投罗网。俗话说:“秋后的蚊子死叮。”我市的主要灭蚊手段都有哪些?单位和广大市民该如何防蚊?市爱卫办负责人进行了解答。
蚊子的确少了
秋天的南翠屏公园北侧,在步道两旁的绿地中和几株大树下,由园方和相关单位共同安装了32台呼吸式捕蚊机。记者走近看到,呼吸式捕蚊机是一个固定在金属桩子上的绿色箱子,箱子里发出“嗡嗡嗡”的低响。记者打开箱子看到,里面扣着一个“塑料盒子”,将盒子提起来,下面有很多蚊虫尸体,也有一些还活着的飞虫在做最后的挣扎。据称,经过1个多月的运行,这里蚊子的确大幅减少。
这款捕蚊机是通过什么技术将蚊子吸引过来的?记者联系到这款捕蚊机的代理商。据介绍,该捕蚊机是利用蚊子对二氧化碳的敏感,通过把设备周围的二氧化碳浓度模仿成人或牲畜呼吸时的浓度,从而将蚊子吸引过来。再通过在箱体底部的吸蚊装置将蚊子吸进箱体,然后将其风干致死。该代理商表示,一般情况下,整个防蚊区域的核心区防蚊效果最好。在防蚊区域的边缘,蚊子会相对较多。
我市没有释放绝育蚊子
“既往我市监测的主要蚊种有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淡色库蚊是优势蚊种。蚊虫存在随季节消长的规律。监测表明,我市6至9月是蚊虫的活跃期,高峰期出现在7月或8月。”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因蚊虫生活史中卵、幼虫、蛹三个阶段需要在水里,我市的灭蚊措施主要是以去除积水、治理孳生地为本。蚊虫密度高时,采用化学防治方法,使用灭蚊幼剂杀灭蚊幼虫,使用空间喷洒技术杀灭成蚊。同时,采取生物防治方法,在水体中投放鱼类,减少蚊幼(孑孓)生长。网传的释放绝育蚊子的灭蚊方法,在实验室取得一定效果,但野外实际效果仍需进一步研究,我市没有开展。
对于一些灭蚊的新科技,市爱卫办负责人表示:“我们欢迎灭蚊新科技,但这些科技手段需要更多的技术验证和时间的检验,才能在我市大规模推广。”
单位和市民如何防蚊?
市爱卫办负责人表示,按照蚊类习性,各类水体、污水管、下水井以及各类非流动水贮存的区域等均为蚊类主要繁殖场所。蚊子的主要栖息地,在室内为床下、柜后、门后、墙缝等处。畜舍、地下管线、窨井、人防工程、地下停车场、普通地下室等也是蚊子喜欢呆的地方。室外主要是草丛、山洞、地窖、桥洞、石缝等处。市爱卫办将我市的灭蚊重点也放在这类区域。按照《天津市爱国卫生工作条例》有关规定,属主单位应当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改善卫生环境,消除病媒生物孳生和栖息的环境。各区爱卫办负责本辖区公共区域的蚊虫防治。各居民小区(村居)尤其是老旧小区、城中村要落实街道社区、乡村环境卫生保洁制度,清理楼道、院内垃圾堆物,保持公共环境卫生清洁,及时清理各类积水,清除道路和绿化带等处的宠物粪便,及时清理蚊虫孳生地。该负责人介绍:市民在被蚊子叮咬后,可用肥皂水清洗叮咬处,或涂抹炉甘石洗剂等止痒药膏,避免抓挠,以防感染。若出现大面积红肿扩散、剧烈难忍瘙痒(常规药无效),或出现呼吸困难、头晕心慌等全身过敏反应,请立即急诊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