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天津日报

首诊在社区
转诊有指引
康复回基层

日期:09-25
字号:
版面:第11版:新河西       上一篇    下一篇

通讯员 赵钰萁

  为加快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效、连贯的优质医疗服务,日前,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与河西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召开区医联体胸痛中心联合例会,聚焦强化分级诊疗与双向转诊协作,全面提升区域胸痛救治网络效能。

  会上,医大二院心脏内科、胸痛中心、网络信息中心等专家团队系统展示了医院在胸痛中心建设中的技术创新与管理成果,并就急性冠脉综合征心电图诊断、重症心肌炎救治等主题,为医联体成员单位进行了系统化、同质化的专业培训。

  “要让居民信任基层,首先必须让基层‘接得住、看得好’。”医大二院医务部主任邹颖表示,作为河西区医联体牵头单位,医大二院始终把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放在发展的核心位置,与河西区通过标准化建设、同质化培训、信息化联通三大举措,系统性提升基层诊疗能力,畅通上下转诊绿色通道,为居民构建一条从社区到三级医院的无缝衔接生命线。

  据悉,区卫健委与医大二院将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包括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医大二院定期为社区医生开展心电图判读、急性胸痛早期识别与处置等专项技能培训,显著提升基层“前哨”预警能力。同时规范标准化流程,在全区统一推行胸痛患者评估标准与分级处置流程,确保社区医生能快速识别高危患者,及时启动转诊程序,同时也能规范管理低危患者,避免医疗资源过度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机制创新与信息赋能,将实现“患者未动,信息先行”的高效转诊。通过区域协同救治平台,社区医生在发现疑似高危患者后,可第一时间将心电图、病历信息线上传输至牵头医院专家端,实现“一边社区转诊,一边三甲准备”,导管室可在患者到达前提前激活,抢抓黄金救治时间。目前,河西区已建立了成熟的胸痛患者转诊绿色通道。对于基层上转的患者,牵头医院实行优先接待、优先检查、优先救治,完全避免了患者自行就医可能遇到的挂号、排队、等待等环节,让“基层—中心”转诊变得真正高效、可靠。

  这套模式明确了各级机构职责:社区负责早期筛查、健康管理、稳定期康复和长期随访;牵头医院则聚焦急危重症救治、复杂手术和人才培养。通过这种高效协作,最终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理想就医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