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天津日报

街角遇戏剧 津城化舞台(图)

日期:10-02
字号:
版面:第03版:文体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王洋 高爽 记者 姚文生 摄 在金街大铜钱演出的话剧《日出》。

  在意风区演出的经典歌剧《茶花女》。 记者 姚文生 摄

  昨日,“戏聚天津·无处不沉浸”沉浸式戏剧演艺活动焕新启幕,以城市为剧场,串联起金街大铜钱广场、意式风情区、天津张园等九大津城核心文旅地标,通过话剧、歌剧、演绎展等多元演艺形式,开启了文旅融合新范式。

  沉浸式解锁小洋楼历史

  “西红柿炒鸡蛋是我家主子在张园发明的……”上午10时,沉浸式演绎展《津门往事》在百年张园里上演,游人跟随讲解员扮成民国时期的小人物,走进一场“有故事、有场景、有互动”的历史文化之旅。其通过挖掘历史故事进行剧本改编创作,依托原有建筑实景布置道具,突破传统展览形式,融入互动演艺、氛围营造等方式,讲述“一座张园,半部津史”。

  天津北方对外演艺交流有限公司青年戏剧人尹小萱介绍:“国庆节假期,夜晚的张园同样精彩纷呈,两部沉浸式夜游演艺项目接力上演。”此外,曹禺剧院联动曹禺故居纪念馆,也在国庆节假期首日推出免费沉浸式演绎展《万公馆往事》,打造《雷雨》《日出》《原野》等与戏剧大师对话的经典场景。

  沉浸式欣赏经典剧作

  15时30分,话剧《日出》演出片段在金街大铜钱广场上演。近百年前,剧作家曹禺正是以这里的惠中饭店为灵感,创作了这部描绘都市浮沉的经典话剧。如今,天津人民艺术剧院(以下简称人艺)将这部作品搬回“故事原发地”,以常态化实景演出的形式,让经典剧作在文旅场景中重获新生。

  在20分钟的浓缩版演出中,人艺精选了剧中经典片段。演员们穿梭于游人之间,引导人们的视线掠过百年建筑群,让城市风貌成为戏剧叙事的一部分。来自南京的游客花蕾感叹:“当陈白露从我身边经过时,那种真实的代入感让我仿佛置身于上世纪30年代的天津。”北京的戏剧爱好者李炜专程来看这里的演出:“在原著取材地看戏,连砖瓦都在讲故事。”

  沉浸式聆听意大利歌剧

  “太洋气了,在天津遇见意大利!”17时30分,随着角楼上唱响悠扬的意大利民歌,漫步在意式风情区马可波罗广场上的游人们,纷纷驻足聆听、拍摄并发出赞叹。

  此次天津歌舞剧院策划推出的歌剧主题活动,将整个景区打造成一个流动的歌剧舞台。天津歌舞剧院歌剧团副团长陆中利表示,国庆节假期首日上演的意大利经典歌剧作品音乐会,结合景区的意式风情特色,特别选取了普契尼歌剧《贾尼·斯基基》、莫扎特歌剧《唐璜》、威尔第歌剧《茶花女》等作品中的代表性唱段进行表演。同时,演出注重展现声部的多样性,通过女高音、男高音和男中音等不同声部演员的参与,体现内容的全面性。

  此次活动让高雅的歌剧艺术走出剧场,使其融入历史人文街区,打造了一场集视听、游玩、沉浸体验于一体的露天歌剧盛会,让景区成为艺术与文旅相融合的城市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