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天津日报

多项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市前列

日期:09-30
字号:
版面:第02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张雯婧

  本报讯(记者 张雯婧)9月28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红桥区专场。据介绍,“十四五”以来,红桥区全面加快京津冀同城商务区建设,推动站产城融合发展,经济发展、社会事业、绿色生态、民生福祉等多重预期目标顺利实现。“十四五”期间,全区经济运行向好态势持续巩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27%,其中,2023、2024连续两年增速全市第一。

  在红桥,主动服务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进展。充分挖掘、释放天津西站高铁站点的枢纽通道作用,加快京津冀同城商务区建设,全力打造我市服务和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新门户。天津西站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津兴城际铁路开通运营,西站周边交通体系提升改造项目稳步推进,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天津西站城市航站楼投入使用。载体建设和产业导入加快一体推进,西站南“站产城”融合示范区等一批标志性重大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引进疏解功能资源在区新设机构超200家。

  在红桥,新质生产力发展积聚新动能。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区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360亿元,万人均发明专利拥有量达72.24件,在全市排名第三。加快光荣道科技产业园、京津冀工业软件产业园等科创平台建设。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在建及运行的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实验室达到10家,中试平台4家。成立水泥行业绿色生态与低碳零碳、海洋资源利用绿色技术与智能装备两个创新联合体。在能源绿色低碳、洗煤选煤智能化建设、化工新材料、水处理、工业软件研发、工业互联网应用等领域正在加速形成产业聚集态势。

  在红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成效。坚持在改革中破解难题,持续激发内生动力和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打通瓶颈制约、拓展更广空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全面完成;教育综合改革持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纵深推进;政务服务改革持续深化;经营主体活力不断增强,民营经济增加值占比达到49.7%,中心城区排名首位。同时,借力全市盘活存量政策支持,以滨水广场、城建大厦等为代表的十余年闲置和烂尾项目启动新生。

  在红桥,城市高效能治理展现新面貌。市容市貌持续改善,提升改造罗浮路、跤场等口袋公园,新增公园面积3万平方米,子牙河(红桥区段)入选全国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城市更新“换挡加速”,耀华中学红桥学校周边片区等5个城市更新项目加快实施,19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受益居民9400余户,西关北街等12条道路实现通车。全面加强韧性安全城市建设。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成立全市首家行政争议多元解纷中心。

  在红桥,人民高品质生活实现新提升。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新增城镇就业超5万人,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累计改扩建学校、幼儿园23所,新增学位4745个。医疗卫生服务更加普惠可及,市人民医院国家应急医学救援基地、红桥中医院、区妇幼保健中心新院区等建成投入使用。养老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建成5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强化体育设施供给,完成92个健身园、10条健身步道改造更新,新建17个户外微场地、3个全民健身中心。完善的城市配套服务,为高水平建设京津冀同城商务区,打造京津同城生产生活引领区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