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天津日报

家门口办幸福学堂 社区生活有滋有味

日期:09-24
字号:
版面:第07版:社会·体育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刘波

  每逢周三下午,西青区赤龙南街道赤龙社区学院的教室里总是充满欢笑。20多位居民随着音乐节奏翩然起舞,教师在旁边指导:“气息再稳一点,手臂打开要轻柔……”作为天津市大型保障房街区,赤龙南街道曾面临“人户分离多、安置租户多、老年人口多、重点人群多、固定收入少”等治理难题。如何增强社区凝聚力?街道党工委以党建为引领,日前创办了赤龙社区学院,通过一系列贴近居民需求的课程和互动,将“学堂”打造成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社区治理新平台。

  “以前想上兴趣班,不是太远就是太贵。如今步行五分钟就到社区学院,这才是真正为我们居民办的学堂!”家住佳和荣庭社区的高阿姨欣喜地表示。在社区学院,她免费学习演奏葫芦丝,还能随时得到老师指导,学习效果远超自学。

  为了让居民“方便来、还想来”,街道将社区学院列为重点项目,构建起“1+6”培训阵地网络——以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为总院,6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分院,把课堂搬到居民“家门口”。如今,从晨光熹微的太极晨练,到暮色中的非洲鼓排练,各分院的活动室每天都热闹非凡,全年累计接待居民超1万人次。

  翻开社区学院课程表,周一健身操、周二诗词会、周三非遗课、周四非洲鼓、周五合唱团、周六亲子手工、周日书法班……30余门课程涵盖各年龄段,精准对接居民需求。课程设置采取“固定+点单”模式:固定课程打基础,涵盖文化、艺术、体育等常规内容;“点单课”则按需定制——居民说“想学门手艺贴补家用”,街道就请来掐丝粉彩能人宋友妹开起“创富学堂”。学员李娜的作品通过街道搭建的平台卖出后,她激动地说:“家门口学手艺,能顾家还能赚钱,这日子越过越有奔头!”家长希望“多些亲子活动”,亲子绘本课、手工坊就应运而生,每周六都能看到父母与孩子共同参与的温馨场面。

  在社区学院的师资库里,藏着不少“邻里能人”:太极拳传人张云鹏坚持教学两年,学员从寥寥数人增长到近30人;家庭教育指导师刘旭开设的亲子课堂,帮助20多个家庭解决育儿困惑。街道还积极联动高校和专业机构,开设“社工学堂”,通过情景模拟、案例教学提升年轻社工服务能力,使其快速成长为居民信赖的“贴心人”。

  “社区学院不仅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搭建起党群连心桥。”赤龙南街道党工委书记陈瑞说。如今,在这所“幸福学堂”的带动下,越来越多居民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从“学员”变成“志愿者”,主动加入社区议事会,共商治理难题、共建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