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天津日报

廉洁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策略研究

日期:09-24
字号:
版面:第12版:天津教育       上一篇    下一篇

  廉洁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公而忘私、克己奉公”的道德追求和“清正廉洁、不谋私利”的行为准则,为涵养社会清风正气提供了“源头活水”,为培育青年学生正确价值观提供了“核心滋养”。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阵地和摇篮,肩负着为国家输送德才兼备、清正廉洁人才的重要使命,思政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推动廉洁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有利于筑牢思想防线,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净化风气,有效凝聚社会共识。文章通过探讨廉洁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具体路径,为高校开展廉洁教育提供实践参考。

  一是优化课程内容,构建系统化融入体系。廉洁文化所蕴含的理念与思政课程核心目标高度契合,优化课程内容能够解决廉洁文化与高校思政课“融得进”的问题,推动廉洁理念入脑入心。一方面,需要紧扣课程核心模块,推动廉洁文化精准嵌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模块,需要推动廉洁文化融入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立足各个专业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有机融入行业廉洁规范。例如,针对师范生,讲解教师职业道德中的廉洁从教要求,引导学生做到潜心教书育人。在“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模块,需要强化廉洁文化的法治属性,将我国反腐倡廉相关党纪法规融入教学内容,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通过给学生解读党纪法规条文,让学生深刻理解廉洁不是道德口号。另一方面,需要对接时代发展需求,提升廉洁文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优化课程内容,需要与时俱进,融入国家反腐倡廉最新成果,使学生深入了解我国反腐败斗争的坚定决心,强化学生对廉洁文化建设的政治责任与制度自信。同时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教师可以设计廉洁与个人发展专题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解决方法。还可以结合区域资源状况和高校发展特点,对文化资源进行挖掘利用。例如,文科类高校可以从儒家、道家等传统思想中挖掘廉洁思想,理科类高校可倡导坚守科研诚信、科学管理实验室经费等廉洁要求,实现廉洁文化与高校特色深度融合。

  二是整合教学资源,打造多元协同资源库。教学资源是课程实施的核心支撑,教学资源的丰富度和协同性决定了廉洁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效。整合教学资源,需要从教材、师资、平台三个领域发力,打造多元协同资源库,为廉洁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提供保障。对此,其一,编写教辅用书与课件。成立编写小组,由思政课教师、纪检监察干部、伦理学专家等共同组成,合作编写“高校思政课程廉洁文化辅助读本”,收录与课程目标相关的廉洁案例和理论解读知识,为设计实践活动提供科学依据,弥补教材中廉洁内容不足的缺陷。制作“廉洁文化融入思政课程”PPT课件,在各个章节内设置廉洁知识点、廉洁案例库等模块,方便教师和学生学习使用。建立“廉洁文化数字资源库”,收集线上优质资源,包括反腐败纪录片、廉洁主题微电影、廉洁模范人物访谈视频等,将其上传至学校网站和教学平台并定期更新,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其二,提高教师的廉洁文化教学素养。定期开展廉洁文化与思政教学融合培训,组织教师参与,邀请纪检监察专家、伦理学教授等为教师讲解廉洁理论和反腐败政策,丰富教师知识储备。还可以将“廉洁文化融入思政课程”作为主题开展教研活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教学竞赛等多种方法,鼓励教师分享优秀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教学的专业度和深度。其三,搭建多方协同的教学平台。由高校纪委牵头,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团委等部门协同配合,在校园内建立“廉洁文化教育中心”,同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将廉洁教育纳入其中。同时强化线上教学,即充分发挥学习通、智慧树等在线教学平台作用,开设“廉洁文化微课程”,通过发布廉洁案例分析、上传廉洁教育融合教学视频等,推动线上与线下教学有机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三是创新教学方法,从“单向灌输”转向“互动共鸣”。传统廉洁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方法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师生互动较少,导致廉洁教育难以真正入脑入心。因此,需要创新教学方法,构建互动式、沉浸式教学场景,让学生从“被动接收者”转为“主动参与者”,深化学生对廉洁理念的认知和认同。一是以“情景式议论”激发学生思辨,精准设计议题,密切联系学生学习与生活,避免空泛抽象,采用“小组辩论+全班分享”“线上匿名讨论+线下集中交流”的形式,打破课堂沉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表达,在思想的碰撞中深化学生对廉洁理念的理解。二是以“情景式体验”构建沉浸互动,开展“廉洁情景剧表演”,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廉洁案例创作剧本并表演,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深刻体会廉洁的重要性。模拟“廉洁决策”场景,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物道具等构建模拟场景,让学生进行廉洁决策,在实践中坚守廉洁底线。三是以“实践式调研”推动知行合一,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开展校园廉洁现状调研活动,了解学生对“学术诚信”“学生干部廉洁履职”等事件的看法,梳理校园中存在的廉洁问题,形成调研报告并提出改进建议,推动学生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还可以带领学生前往本地廉洁教育基地、博物馆等开展研学活动,通过观看腐败案例警示片、听取讲解人员介绍廉洁人物事迹等,引导学生将廉洁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展望未来,高校需要持续探索廉洁文化融入思政课程教学的路径,让廉洁理念真正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帮助青年学生在人生道路上坚守廉洁底色,成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栋梁之才。

  【作者为玮丽斯,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2024年度课题“习近平文化思想廉洁元素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研究”(课题编号:NZJGH2024212)、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习近平文化思想视域下廉洁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之探析”(项目编号:20241SZZX02)、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创新团队“两个结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研创新团队”(项目编号:TDS202313)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