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天津日报

全球首艘甲醇双燃料动力滚装船首航天津港(图)

日期:09-23
字号:
版面:第02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万红 记者 吴迪 摄   昨日,全球首艘甲醇双燃料动力滚装船“港荣”轮首航天津港。 记者 吴迪 摄

  本报讯(记者 万红)昨天,全球首艘9300 CEU(标准车位)甲醇双燃料动力滚装船“港荣”轮首航天津港,并于当日实现了全国首次滚装船绿色甲醇加注,标志着中国港口以先行姿态参与全球低碳转型迈出了关键一步。

  “港荣”轮由招商局集团所属招商局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轮船)、招商局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建造,总长219.9米、型宽37.7米、设计装载容量9300个标准车位,跻身全球最大载量汽车滚装船(PCTC)行列。该轮是全球首艘采用甲醇双燃料动力系统的大型汽车滚装船(PCTC),其动力系统能够实现传统燃油和甲醇两种燃料模式的灵活切换,使用绿色甲醇时可减少70%以上的温室气体排放。

  此次首航,“港荣”轮从天津港装载了1400余台国产汽车、大型设备等驶往欧洲,其在天津港成功进行的全国首次滚装船绿色甲醇加注作业,累计加注约300吨绿色甲醇,可减少460吨二氧化碳排放,这也标志着天津港已建立起完备的甲醇加注体系,为全球航运低碳转型提供了“天津方案”。

  为保证此次作业顺利进行,确保绿色甲醇加注作业稳定可靠,天津港集团全程监控船舶航行状态,及时开通服务“绿色通道”。“我们与招商轮船等单位紧密配合,提前完成了绿色甲醇运输、储存及加注方案的技术验证,实现了绿色港口基础设施与绿色船舶技术的深度融合。”天津港集团科工管理部副总经理李强说。

  此外,市投促局、市港航局、天津海事局、天津海关、天津边检总站等部门也通过多方协同,积极构建了“审核—监控—应急”等全链条保障体系,政企港航协同推进航运业低碳减排。天津新港海关物流监控处副处长李和平介绍:“我们提前同船公司、码头公司、车企代理精准对接,采取‘车到人到、即申即查、合格立放’高效通关模式,积极保障新船、新车出海零等待、零延时。”

  当前,全球港航业正积极探索清洁燃料的加速应用路径,甲醇作为国际航行船舶低碳转型的替代燃料已成为行业的新选择。

  “此次‘首航+绿色甲醇加注’向行业证明了中国船东有能力运营全球领先的低碳船舶,同时也验证了甲醇双燃料动力的商业化运营可行性,并进一步锚定了全球汽车滚装运输的‘绿色赛道’。”招商轮船总经理王永新告诉记者,“目前,我们还有5艘甲醇双燃料动力滚装船正在或将要建造。依托这次天津的联动经验,希望能与各方协同,进一步探索绿色燃料生产、加注、金融服务的合作网络,为航运业低碳转型提供可复制的市场化方案。”

  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天津港集团已建成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所属滚装码头全部实现“零碳运营”。随着“港荣”轮首航,天津港进一步积累了近距离服务先进绿色船舶的经验。李强说:“以此次首航为契机,天津港集团将与招商轮船等战略伙伴进一步深化全方位合作,共同探索构建‘绿色船舶+绿色港口+绿色航线’的全链条低碳生态体系,持续推动绿色低碳理念在港航产业链上融合贯通。”

  近年来,我市把绿色燃料产业作为港产城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成立了“绿色甲醇联盟及服务平台”,吸纳了中国船级社、招商轮船、中船燃、中石化、孚宝等近50家龙头企业,贯通生产、贸易、储运、加注、检测、认证、金融等全链条。目前,“绿色甲醇联盟和服务平台”已完成5000吨外贸绿色甲醇出口新加坡,落地多家绿色甲醇产业链企业,初步形成“内陆生产—天津集散—全球加注”的低碳供应链体系。

  市投促局重大项目二处处长江冰玉表示:“此次绿色甲醇加注成功落地,不仅体现出港口功能的拓展与延伸,更为三北地区的新能源转化提供了距离最近的应用场景。我们将进一步推动实现天津港绿色船舶燃料加注常态化运行,建设从天津到新加坡、鹿特丹等港口的绿色航运走廊;与头部航运企业、生产企业、仓储物流企业形成生态联盟,与第三方检测认证密切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和规则制定,为中国在绿色能源竞争中争取更多话语权;并依托规模化的仓储设施,建设与国际市场连接的绿色船舶燃料现货交易市场,积极打造绿色船舶燃料国际贸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