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天津日报

一部史诗级影片(图)

日期:09-18
字号:
版面:第12版:文艺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李广玉 题图 张宇尘

  那年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学习期间,在国内很少到电影院观影的我,接受了一位澳洲朋友的盛情邀请,去看了一部让人特别震撼的中国台湾电影《赛德克·巴莱》。当时,朋友邀请我,我还有点儿不大情愿。从片名看,我认为《赛德克·巴莱》肯定是部外国影片,又是英文版,看起来费劲。朋友解释说,这是一部台湾电影,拍了十二年才完成,很好看。他这么一说,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什么电影拍了十二年?有必要去欣赏一下。

  周末,我着装整齐,如约和朋友来到电影院。此时,影院里早已坐满了澳大利亚观众。影片真实描写了日本统治台湾时期,发生在台湾中部高山族地区,那段赛德克人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惨烈历史,并以一种“向天而殉,向死而歌”的悲壮的血泪故事形式,将台湾人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雾社事件”,推到了观众眼前,让善良的人们勿忘日本法西斯的暴行。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被迫割让给日本,日本开始了对台湾五十年的殖民统治。为了掠取台湾矿藏、木材等中高海拔山地资源,日本侵略者闯入赛德克人的聚集地,强制征用他们的土地和资源,不断发生冲突。他们对这些人的原有生活习俗多加限制,使得赛德克人被迫失去自己的文化信仰,不得狩猎,不能种植传统织布原料。失去了生计的赛德克人,男人只得到日本人家里去服劳役,女人不能编织彩衣,也只能给日本人当佣人。日籍警察更是凭借他们的权势,傲慢无礼地欺凌压榨赛德克人,从而使他们在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层面,处于弱势地位。

  1930年10月,赛德克人再次与日籍警察发生冲突。骁勇善战的民族英雄莫那鲁道,目睹了多年来日本侵略者对赛德克人的压迫,始终忍辱负重的他,在深思后,虽知道反抗将面临灭族危险,但也清楚唯有挺身为民族尊严进行反击,才能真正成为赛德克的勇士,有资格走上彩虹桥,到达另一端,见到赛德克祖先的英灵。

  赛德克人有着原始的血性,他们不畏死亡、不惧敌人,怕的就是不能走上属于勇士的彩虹桥。因此,莫那鲁道决心带领赛德克人循着祖灵之训示,夺回属于他们自己的土地、猎场。影片中,赛德克的勇士们不畏强暴,面对日本侵略者的飞机、大炮、毒气弹,以原始武器与之抗争,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维护了民族尊严,坚守了赛德克人的信仰。

  “雾社事件”是台湾抗日武装斗争中规模最大、牺牲最惨烈的起义,也是最后一次有组织的大规模抗日武装斗争,是台湾同胞抗日斗争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不仅反映出台湾少数民族反抗殖民压迫的英勇精神,更充分展现了台湾同胞反抗日本侵略者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事件的主人公莫那鲁道以“为民族解放而战”为目标,对日本殖民政策进行抗争,使台湾民众认同感进一步增强,重创了日本在台湾的殖民统治,加速了台湾民众抗击日本侵略者,从暴力抗争向政治与文化抗争转变的进程。

  走出影院,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受到触动的我,反思自己,这么重要的抗日历史事件,竟浑然不知,我为自己的知识如此贫乏感到惭愧。

  这是一段不可遗忘的历史,它既是赛德克人“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史,也是我们中华儿女铸就的抗击日本侵略者可歌可泣的斗争史。台湾同胞将反抗日本侵略者视为对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捍卫。为此,他们除了在台湾抗击日本侵略者,还同仇敌忾,积极参与台湾革命同盟会,直接支援大陆抗日战场。

  日本统治台湾期间,日本侵略者为镇压台湾民众的反抗,丧心病狂地使用毒气弹、煽动族群仇杀等违反国际公约的暴行曝光后,遭到国际舆论的强烈谴责。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同盟国的澳大利亚,会有如此之多的观众观看该影片,其中缘由也是不言而喻的。

  为了让后人永远铭记中华民族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史,弘扬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台湾著名导演魏德圣,毅然决然要将“雾社事件”拍成恢弘大气的影片。但是筹措几亿元的投资难度不小,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魏德圣,不惜倾家荡产,将他导演《海角七号》盈利的五千多万新台币,全部投到影片拍摄中去,边拍边筹集资金。他的举动感动了台湾影视界同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同仁,为了保证拍摄的顺利进行,他们纷纷慷慨解囊,演员还主动减免片酬。据说,参与拍摄的演员共计一万五千人,剧组最长时间三个月没发工资,大家没有任何怨言。

  社会各方给予鼎力支持,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导演执着的坚持下,历时十二年,终于成功拍摄出一部分为上下两集、时长四个多小时、歌颂中华儿女抗击日本侵略者,功德无量的史诗级大片。

  这部触动灵魂、令人难忘的影片,时刻提醒国人“勿忘国耻,铭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