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天津日报

电波无声护津门 使命担当铸平安(图)

日期:09-18
字号:
版面:第08版:专刊       上一篇    下一篇

  九月的渤海之滨,秋水共长天一色。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刚刚在天津落下帷幕,紧接着9月3日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如期隆重举行,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聚焦京津。

  在繁华场馆、政要下榻酒店、新闻中心乃至城市空中无形的电磁空间,另一场静默而关键的保卫战早已打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统筹部署下,组织精锐无线电力量,以专业与忠诚,为参与天津峰会及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的一万余台(套)无线电设备畅通运行、重点区域电磁环境纯净可靠筑牢屏障,以“零干扰、零投诉”的成果圆满完成了天津区域的保障任务。

  精密部署 下好全国一盘棋

  “要保障如此高规格的国际盛会与隆重的纪念活动,是对无线电管理能力和系统协作的极限考验。”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无线电管理处负责人介绍说。

  2024年底接到保障任务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将峰会与纪念活动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提前谋划、周密部署。成立上合组织峰会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设立综合协调组、频率台站组、监测管控组、监督检查组、无人机无线电反制设备管控组和后勤保障组等6个专业组别,制定周密保障方案和应急预案,统筹推进频率指配、信号监测、设备检测、干扰排查、无人机无线电反制设备管控及后勤支持,形成“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协同联动、快速响应”的工作机制。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方案》《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天津区域无线电安全保障方案》及多项应急预案一一出台,明确任务分工,压实责任链条。同时,市工信局积极协调工信部无线电管理局、中部战区、市公安局等单位,推动天津市政府于8月19日正式发布《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在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对相关区域实施无线电管制的通告》,为活动期间无线电安全保障创造了良好条件。

  更重要的是,面对高频次、高密度、高标准的保障需求,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坚持“一盘棋”思想,积极协调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抽调来自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及江苏、陕西、山东、河南、内蒙古、辽宁六省区的10名检测专家、41名监测技术人员、13辆监测车、13套便携式监测设备驰援天津,大大增强保障纵深和应急能力。

  技术支撑  实现智慧保障

  为了做好这次保障的指挥调度,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推进天津市无线电管理指挥中心建设,多次组织研究优化建设方案,协调建设单位加快建设进度,2025年5月底,天津市无线电管理指挥中心提前竣工。新建成的指挥中心在保障期间发挥“智慧大脑”作用,实现对43个固定监测站、3台监测车、50辆移动监测车及各类便携设备的统一调度。同时,在保障的核心区临时部署16个可搬移测向站、27个专项监管终端,实现对重点区域、重点频段、重点目标的全天候、全覆盖监测。

  在频率管理方面,工作人员积极与重点用频单位对接,深入了解用频需求,细致梳理我市现有无线电频率资源使用状况,完善了频率资源池,制定了频率指配方案与应急预案。保障期间累计指配频率243条(对、段),充分保障主会场、新闻中心、下榻酒店、海河游船等重点场所的用频需求。配合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指配230条外交团队使用频率,同时持续做好城市运行无线电安全保障,为应急消防、华北空管局天津分局、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以及北京铁路局指配各类保障用频65条(对),实现“应指尽指、精准保障”。

  为加强峰会重点区域无线电发射设备管理,制作满足各类无线电发射设备识别的专用标签,实现已核验设备可追溯、可管理,在核心场馆和媒体制证中心,用中、俄、英三种语言展示无线电设备使用政策宣传材料,通过直观清晰的视觉呈现形式,有效提升国内外用户入场后规范使用无线电设备的意识。针对媒体记者短时集中入场、设备贴签需求激增的特点,在新闻中心设立临时检测点,简化检测流程,有效避免人员拥堵问题。同时,为演出团队、央视、外国团组等重要用频单位提供上门检测、政策宣贯与频率申请指导“一站式”服务,获得用户广泛认可。峰会期间累计服务用频单位共60家,检测核验设备1218台,发放标签9388个。检测技术团队还在核心会场4个安检口开展无线电发射设备标签核验工作,现场应急审批频率核验贴签。

  深化整治 电磁净空滴水不漏

  自2024年10月起,全体参战单位人员聚焦保障需求,从多维度发力,扎实推进各项保障工作,组织开展“三高”(高山、高楼、高塔)设台和大功率无线电台(站)专项整治、“黑广播”“伪基站”清零、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市场清理整顿及其他专项行动,全面清理非法设台。共清查市内重点区域30米以上“三高”点位和环北京区域点位3100余个,发现疑似非法设台75个,确认并拆除非法设台28个。

  其中在重点区域开展的无线电台站清理专项行动中,以峰会重点区域为核心,对周边10平方公里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排查各类主体1900余个;在排查过程中,对459个拥有无线电发射设备和辐射无线电波的大功率非无线电发射设备的主体进行重点核查,登记设备4804台、套,分区域建立专项工作台账。发放宣传材料2000余份,对排查中发现的违规设备责令相关单位停止使用,涉事单位均承诺在重大活动期间坚决不使用违规设备。在开展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专项检查中,共检查91家经营主体,检查无线电对讲机、蓝牙、WiFi、无人机等10余类设备共7536台,查处线上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线索3条。

  专项行动中,累计处置各类干扰投诉10起(其中重点区域干扰4起),拆除或关停非法设备15台(套),查处擅自使用无线电对讲机干扰合法业务案件1起,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1份,有效净化了空中电波秩序。

  众志成城  凝聚保障合力

  在近10个月的保障周期中,全体参战人员展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无线电管理处、无线电监测站、稽查总队等单位同志连续作战、日夜坚守,兄弟省份支援技术人员克服异地保障困难,主动承担关键点位任务,共同筑起无线电安全的钢铁长城。

  自去年10月起,全市无线电监测网络已全面进入战备状态。固定站、移动车、便携设备、众包监测多源协同,累计监测时长达46万小时,排查信号1561个,查处干扰33起。

  在这场历时近10个月的保障战中,全体人员日夜坚守,许多同志放弃休假、推迟家事,奔赴一线。今年8月29日,核心会场安检核验压力骤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紧急从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处、电子信息处、航空航天处、生物医药处及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抽调8名同志支援安检,连续三天高强度工作,无一人叫苦退却。“能参与这样的国家任务,是我们一生的荣耀。”参战人员纷纷表示。

  无线电波虽无形,保障责任重于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以此次保障任务为新的起点,持续提升无线电管理水平,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支持天津“制造业立市”和数字城市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贡献“无线电力量”。

  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天津市无线电管理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