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天津日报

三千路 再次逼走公交车(图)

日期:09-12
字号:
版面:第10版:海河之声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韩爱青 文/摄   坑洼遍布的三千路(拍摄于8月10日)。

  9月2日,北辰区三千路上的27路、671路等6条公交线路再次贴出改线通知,这是今年第2次改线。与以往不同,这次公交站牌成了银色光板,原有的线路和站点信息均不见了。

  “8月7日,这几趟公交车已经改线一次了,好几天都绕着三千路走。现在站牌都秃了,是不是意味着公交车再也不回来了?”年近七旬的张大爷站在一片空白的站牌前忧心忡忡。作为民宜里的老居民,公交车是他出行的“腿”,“腿”没了,还怎么走出三千路?

  三千路是一条立项17年却始终未能重修的“老大难”道路,多年来多次“逼迫”公交线路集体绕行。天津市公共交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市公交集团)称,此次改线调整实为无奈之举。“三千路路面坑洼严重,部分大坑深度已达数十厘米,多次导致公交车底盘、轮胎受损,存在显著安全隐患,公司不得不采取临时绕行措施。”今年的第一次公交改线绕行发生在8月7日,在属地部门对坑洼进行临时铺垫后,于8月12日恢复原线行驶。仅仅过去20多天,道路再次出现深坑,9月3日起公交线路再次“甩掉”三千路。至于站牌变成银色无字空牌的原因,市公交集团表示正在调查。

  三千路上公交车改线的事情已发生多次,最早的记录是在2014年9月,改线时间最长的是2020年7月,绕行7天。公交改线,避开了大坑,也甩掉了三千路沿途10个社区、超过3万的居民。《天津日报》于2022年年初发出《千米三千路 何时能大修》之问,2024年5月推出《一条三千路 16年修不好》的追踪。时间又过了一年,三千路不仅未迎来转机,反而在坑洼中“越陷越深”。17年立项未动工,如今站在光秃秃的银色站牌前,居民的问题早已从“路何时修”变成了“是否还有人记得我们需要这条路”。

  两个月两次事故

  公交车两次被迫改线

  8月10日,记者在三千路采访时,看到北辰区城市管理委员会派出的施工队正在修补路面、填平坑洼。过了20多天,9月6日,记者因公交改线消息再次来到现场,却发现三千路的路况不仅未见改善,反而进一步恶化。

  从宜白路口拐入三千路东侧,连续不断的大小坑洼使车辆持续剧烈颠簸,直至驶过天津市九十六中学后,颠簸才稍有缓解。

  据多位居民反映,导致8月、9月公交线路两次改线的核心问题就是道路坑洼,而最深最大的坑集中在三千路临近普济河东道一段。8月采访时,记者目睹了惊险一幕:为绕过路中深坑,许多车辆径直驶上人行道,车身因轧过路缘石而大幅度倾斜。20多天后的今天,刚刚补过的路面再度出现一个深约30厘米的坑。居民说,8月初,878路一辆公交车在这里因剧烈倾斜,险些侧翻。9月1日,因严重积水无法辨清路况,一辆工程车的液压臂被震落,砸到驾驶室顶部,导致挡风玻璃碎裂、顶部受损。据车辆所属公司提供的现场照片显示,事发时该路段已大面积积水,几乎完全掩盖了坑洼路况,道路通行条件很差。

  三千路伤人又伤车

  公交司机伤神又伤脑

  对于偶然经过的车辆驾驶人而言,三千路的颠簸尚可忍受,而对于每日往返多次的公交车司机来说,这条路无疑就是噩梦。公交司机陈师傅每日6次穿梭于此,他对同行口中这条“搓板路”的恶劣路况再熟悉不过。“最怕的就是早晚高峰。”陈师傅坦言,“车厢里挤得动弹不得,多数人只能站着。车一开进那段坑洼区,整个车身就开始猛烈摇晃。我一边要稳住方向盘,一边要盯着后视镜里的乘客是否安全,手心里全是汗。”即便在非高峰时段,陈师傅也是丝毫不敢松懈,车辆一拐进三千路,他就开始高声提醒:“到三千路了,坐稳!扶好!抓紧栏杆!”

  除了乘客人身安全令人担忧,长期剧烈颠簸对车辆造成的损害同样触目惊心。陈师傅透露,仅27路和803路两个车队,已有超过10辆公交车因长期通行该路段而产生严重损耗。

  对此,市公交集团回应称,在当前这种“伤车伤人”的恶劣道路条件下,选择绕行是为了保障乘客与车辆的安全。

  三千路沿线分布着10个社区,居民超过3万人,道路两旁还坐落着天津市九十六中学和宜兴埠镇中心幼儿园。居民日常通勤、上学,都要靠这条路,以前大家抱怨的是道路难行,而如今发愁的是公交车“抛弃”了他们。三千路上没有公交车后,居民们去最近的宜白路公交站要走十来分钟,去中环线坐车得先走出去几站地。

  居民王女士估算了一下,即便3万居民中只有三分之一属于通勤人群,其中一半人开私家车,再扣除乘坐地铁的一部分人,仍有数千人的日常出行高度依赖公交车。“上学、上班、看病、买菜,都得靠公交车。公交一天不恢复,人们就一天不能安心。”王女士说。记者发稿前获悉,此次公交改线5天后,公交车已恢复原线行驶。

  立项17年

  重修承诺一再落空

  大修三千路,怎么就这么难?北辰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工作人员表示,三千路属于社会产权道路(社会组织投资建设的主要供本区域通行的专用城市道路,以及具有公共通行功能但未纳入城市道路管理部门管理的城市道路),并不在其日常管养职责范围内。近年来该委每年都会多次组织临时维修,以维持基本通行。但这些应急修补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彻底改善道路状况仍需等待整体翻修。

  记者调查发现,这条让居民叫苦不迭、甚至逼退公交车的“难题路”早有重修计划,但被搁置长达17年。2008年4月,该道路就已获立项批复,计划重修并命名为均贵路。然而立项书渐渐蒙尘,承诺迟迟未兑现。

  负责道路立项重修的天津城市道路管网配套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去年5月接受采访时,坦言道路重修面临两大障碍:一是资金严重短缺,原有预算历经十几年早已不足;二是征地拆迁困难,涉及40多处点位、约3100平方米建筑。一年多过去,记者近日再次询问进展,对方回应称拆迁虽取得“部分进展”,但仍未达到进场施工条件,资金缺口问题也依然存在,需申请由市级部门“提级办理”推动解决。

  记者手记:

  一道跨越17年的治理考题

  17年,6000多个日夜,一条千米长度道路的修缮却始终停滞在纸面规划上。站在三千路上,看到不久前才填补的坑洼仅隔20多天便再度开裂,新的深坑赫然在目。公交车绕行了,站牌信息没了,数万居民的日常出行更加艰难。资金与拆迁是现实存在的壁垒,但跨越壁垒的速度,终究关系着城市的温度。三千路是一道横在城市治理面前的持久考题,它的进程,衡量着民生诉求的回应效率。答案,不应永远在路上。

  新闻背景

  ◆三千路始建于2000年,因天津三千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而得名。

  ◆2008年4月29日立项批复重建三千路,规划宽度25米,长度1037米,建设资金3000多万元。

  ◆2021年测绘显示,重建道路范围内共有40余处待拆迁建筑,涉及面积约3100平方米。

  ◆2024年地籍调查进一步确认,项目涉及农民集体土地和多家企业及单位的权属注销问题,不具备施工条件。

  ◆避开拆迁,按照原有设计将三千路宽度控制在11米的建议,因这个宽度无法满足排水管网铺设和电线入地的空间需求而未被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