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天津日报

老兵的烟杆(图)

日期:09-11
字号:
版面:第12版:文艺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胡启涌 题图 张宇尘

  我的书房里放着一根半人高的竹节烟杆,烟斗和烟嘴是铜质的。在我眼里这不是一根普通的烟杆,而是抗战老兵曾庆平送给我的一把卫国“钢枪”。

  2008年7月,我在贵州省凤冈县土溪镇大连村找到抗战老兵曾庆平,当时老兵已88岁。虽然是夏天,但他衬衣的领口依然扣得严严实实,军人的英姿不减。见面时,老兵正靠在墙上,手里握着一根竹节烟杆,悠闲地抽着旱烟,烟雾从他满是胡须的口中吐出,一圈一圈地从他白发间飘过。

  曾老于1938年参军,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是一位身经百战的老兵。抗战时,他是一名远征军士兵,在云南参加了著名的松山战役、龙陵战役等。

  谈到抗战,老兵激动难抑,不停地痛斥日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他说与日军每次交战,中国士兵都争着冲锋,为死去的同胞报仇。他神情激动,俨然自己还是一名随时准备提枪上阵的斗士,手中的烟杆就像一把杀敌“钢枪”,闪烁着老兵刚毅凛然的中国军魂。

  2014年10月,我陪老兵重返当年抗战的松山旧战场。上车时,他执意要带上烟杆,说走路时可作拐杖用。到松山后,我们参观了抗战遗址,祭奠了死去的英雄,为他找到了战后留在云南的战友,我还带他去看了横跨怒江的惠通桥。在桥端,老兵一直抚摸着铁索,给我讲他当年守护这条抗战运输线的难忘往事。临走时,老兵久久地凝望着怒江不忍离去,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中。

  2019年2月,我去土溪看望生病的老兵,他执意要把一直陪着他的烟杆送给我,接过烟杆时,我分明感到它饱含着老兵的灼烫热血和殷殷嘱托。

  老兵100岁后,记忆力开始衰退,身边的亲人大多不认识了。可我每次去看他,他还能叫出我的名字,让我感动不已。2021年7月8日,我接到老兵家人打来的视频电话,得知老兵突然病重,弥留之际,他向家人示意还想见我最后一面。视频中,老兵已不能说话,苍白的嘴唇微微翕动着,浑浊的双眼也失去了往日的精神,那一刻我的泪水夺眶而出……

  老兵不死,精神永存。老兵生前送给我的烟杆,我一直放在书房里,每次看见就会想起逝去的抗战英雄,想起他给我讲述80年前抗战往事的情形,那代表着中国人民不屈的奋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