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天津日报

纵向贯通 横向协同 为科学教育赋能增效

日期:09-10
字号:
版面:第12版:天津教育       上一篇    下一篇

和平区教育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科学教育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建设教育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基础。天津市和平区积极响应,创新构建并实践“大中小学一体化贯通式科学教育培养模式”,推动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夯实人才基础 凝聚贯通培养合力

  (一)完善贯通式师资支撑体系

  和平区高度重视科学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与全国理工类高校合作,采用公开招聘与高层次人才引进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加强科学教师配备。小学阶段专门设置科学教师岗位,招聘物理、化学、生物等专业背景教师,全面提升科学学科教学质量。完中校则引进具有研究生学历或副高级以上职称的理科教师,并严格审核教师资格。近年来,共招聘科学教师30人,其中研究生17人;招聘具有高中理化生教师资格的研究生64人,高层次引进人才4人。

  (二)打造高水平科学教师队伍

  全区现有科学教师1157人,科技辅导员98人。区科协、科技局专业人员兼任校外辅导员,参与学校科学教育工作。2023年,和平区建立全市首个“中小学新时代科技辅导员之家”,计划至2025年培育一批科学教育名师工作室,创建20所“科学教育特色学校”,设立教育系统科技人才库,推行“科技专家+学校科技辅导员”双师制。

  (三)增强师资内驱力

  和平区建立贯通式培养表彰激励机制,2023年及2024年教师节期间分别表彰53名和54名优秀科学教育工作者。2023年12月召开首届科学教育成果展示会,35所中小学展示成果,14家科普基地开展路演,并向7个兄弟区、4个对口协作地区分享了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创新协同机制 构建贯通育人路径

  (一)建立大中小学贯通培养机制

  为解决学段割裂和资源不均问题,和平区与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10所高校联合制定《“未来科学家”行动宣言》,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共同绘制科学教育基地电子地图,推动中小学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对接。2024年开展多个合作项目,并聘请高校教授担任中小学科学副校长,提升师生实践与创新能力。与天津工业大学机械学院签署协议,共同开发“青少年人工智能科普课程体系”,为科学教育注入新动力。

  (二)畅通贯通式培育路径

  和平区积极实施“校内外双导师制”,为具有学科天赋的学生配备高校教授和中学教师共同指导。首批21名学员进入“青少年科创计划”,由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教授直接指导。2024年通过“英才计划”选拔科研潜质突出的学生,并建设创新人才培养领航学科基地,打造优质课程群,推进项目化、研究性、跨学科学习。目前已培育4所学校7个市级学科基地。此外,举办“京津冀高质量人才大学中学一体化培养研讨会”,促进高校与中学共享资源,探索联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方式。

  推动实践应用 强化资源整合与课程建设

  (一)深化校校合作

  和平区推动中小学与高校共建科学教育实践基地,拓展合作层次。与天津大学共同开展人工智能实验及设计交流活动,提升师生实践能力;邀请天津理工大学等高校教授通过讲座、研讨会等形式培训科学教师,显著提升其教学水平。区劳技中心支持中小学校建设科学实验室,如第五十五中学建设物联网种植园,使学生学习智能控制技术在农业及家居中的应用。

  (二)加强课程资源共建

  依托区劳技中心,与天津工业大学机械学院合作成立“人工智能科普发展中心”,推动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在学术、课程、教师及实践资源方面的共享。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通过科学普及与创新开发激发学生科学兴趣。耀华中学持续12年举办“耀华大讲堂”,实施“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与高校合作开发预科课程及主题学习活动,探索多元培养方式。第二十中学与天津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等合作开发人工智能类课程,并组织学生参观高校实验室、参加科学营活动。万全小学在中国民航大学支持下开发飞行模拟校本课程,成为全市唯一连续两年获评市级创新实验室的小学。西康路小学以“暖课程”体系为基础,开设6门特色科学课程。

  (三)强化实践育人

  和平区多所学校建立科技中心、科技馆、机器人教室等实践场所,5所学校获评“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鞍山道小学与天津职业大学联合开展农业科技实践活动。全区推出“科学大咖 科普筑梦”系列活动,邀请张伯礼、戚发轫等院士进校讲座,提升学生学术志趣。耀华中学作为天津市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承办多项科技创新竞赛。2024年,全区中小学共举办科学家讲座140场,覆盖学生5.6万余人次。

  成果显著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和平区在科学教育方面取得多项荣誉,包括获评“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称号,5所学校入选“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万全小学成为京津冀地区唯一的“北斗科普教育基地”。学生在多项国家级竞赛中表现优异,获得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一等奖8项、二等奖4项,在机器人竞赛、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等赛事中也屡获佳绩。

  在回应“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的时代命题中,和平区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通过贯通·协同·赋能的科学教育新模式,为区域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实践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