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天津日报

让城市记忆与时代活力在公园相遇

日期:09-06
字号:
版面:第04版:文体       上一篇    下一篇

闫延

  在天津,有许多以“复兴”命名的地名:复兴路、复兴门、复兴庄、复兴河,等等。复兴公园,无疑是其中尤为别致的一个。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繁华的南京路商圈,给人以闹中取静的享受;虽占地不到一公顷,却见证着城市的历史,沐浴着时代的新风。

  一座公园就是一部鲜活的史书。清末,候补道台黄荫芬在此建造私家花园,从广东运来的奇花异草,让这里成为津门一景,“黄家花园”的名号也由此传开。后来,英国人在原址附近修建公园,其半规则式的布局、近百米的紫藤廊架,充满浓郁的英国花园特色,吸引着当时的摩登男女。在动荡岁月里,公园名字几经更改,直到抗战胜利后,定名为复兴公园,饱含着民族复兴的美好期许,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值得注意的是,复兴公园并未因承载历史而变得沉重或僵化。相反,它始终是“活”的。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这里就已是市民夏夜消暑、孩童嬉戏玩耍的热门场所。如今,它依然是男女老少日常活动的舞台:晨练的老人、放学路过的孩子、推婴儿车散步的父母、体验“公园20分钟效应”的白领……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与空间。这种“可用性”,正是城市公园的宝贵品质。

  与时俱进是复兴公园最鲜明的品格。近年来,公园在保留历史风貌的基础上进行改造,为市民提供了更多健身和交流的空间。“摔跤文化”更成为公园里的靓丽一景。每周六上午,中国式摔跤擂台赛都会在这里准时开场,构成一幅极具生命力的市井图景。正如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刘庭风教授所言,“老百姓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和交往需求,是不可抗拒的。”复兴公园的改造没有背离这一原则,反而在延续肌理的同时,悄然完成了使用功能的迭代。

  如今的复兴公园,周边高楼林立,勾勒出壮阔的城市天际线,城市的发展活力映入眼帘。复兴公园显得有些“矮”,却在为生态“留白”,可谓恰到好处。复兴公园的“小”,也并未削减它的魅力,反而增添了一份精致与温馨。为繁华都市提供一份难得的“呼吸感”,是这座公园历久弥新的价值所在。

  一座好的城市公园,应当如复兴公园这样,既是一座活的档案馆,记录地方的历史变迁,也是一处开放的城市客厅,容纳有魅力、有活力的市井生活。园如其名,这座公园象征着复兴路上最美的那缕人间烟火,也让天津这座城市的现代范儿与松弛感完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