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正义必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演出伊始,一段没有台词的情景戏剧表演与音乐、舞蹈完美融合,再现往昔岁月。这段群像中,多个栩栩如生的人物由天津人民艺术剧院(以下简称天津人艺)演员演绎。
从开篇到尾声,从群演到领诵,从幕后到台前,从七旬“老戏骨”到朝气“00后”,天津人艺老中青10位演员怀着无比自豪的心情,以触动人心的艺术表现为这台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主题的文艺晚会注入津门文艺力量。演出的背后,是演员们在伟大抗战精神的感召下,勇担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
为磅礴史诗增添戏剧亮色
在这台气势磅礴、具有史诗气质的晚会里,天津人艺演员配合歌舞的戏剧表演成为一抹亮色。
“根据导演的艺术设想,我们设定了工人、农民、画家等8个角色,具象演绎九一八事变后南下逃难的众人。这段表演不但要让观众一眼看出人物身份,还要在大约1分30秒的时间内表达人物心境,更要让戏剧表演和音乐、舞蹈的节奏韵律同频共振。”演员王世文道出表演的难度。
勾勒人物可以从造型、道具、动作入手,关键难点在于和歌舞的节奏融合。演员黄福樑、苏传虹直言,他们一开始并不适应“数着拍子”的表演方式,但经过不断思考与沟通,都慢慢找到了感觉:“比如我们的步伐,既和舞蹈演员的节奏一致,又加入了更富有真实性的戏剧表演成分,进而让表演与歌舞融为一体。”
台前幕后皆有“津”彩
在天津人艺演员看来,三个月的节目创排过程是和导演组通力协作、共同探索的过程。他们的执着态度和创作激情与导演组碰撞出许多艺术火花,并在整台晚会的结果中呈现出来。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雄浑激越的《祭黄帝陵文》齐诵,是晚会故事的澎湃转折,也是天津文艺工作者的“高光时刻”——站在舞台中央领诵的,正是天津人艺“80后”演员任玉翔。排练中,任玉翔带着对原文的深刻理解,一次次揣摩语言与乐曲的契合点,以情入声。
“能用文艺力量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大家都深感光荣和自豪。天津人艺专业的水平、认真的态度也得到导演组和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认为我们的整体表现非常出色。”天津人艺党总支副书记张丽娟说。
艺术锤炼亦是精神洗礼
拼搏的汗,感动的泪,炽热的血……张丽娟坦言,这是一次齐心协力的艺术锤炼,也是一次触动灵魂的精神洗礼。
演出中,无论是王世文等古稀之年的老演员,还是万宾、李征宇、许瑞尧等中青年演员,天津戏剧人以精湛表演诠释中华民族精神底色,收获观众的热烈掌声。
天津人艺院长李阳表示:“参与此次演出让我们倍感光荣,也备受鼓舞。我们将继续守正创新,以更多更好的文艺作品为载体,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推动文化传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