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天津日报

为全球教育治理提供“上合方案”

日期:09-03
字号:
版面:第08版:在“上海精神”指引下 从天津再出发 2025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李杨 陕西日报记者 郭妍

  9月2日,作为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重要政治成果之一,由西安交通大学牵头建设的中国—上海合作组织高等教育合作中心(以下简称高教合作中心),正式挂牌成立。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教育对外开放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化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间高等教育交流合作,西安交通大学在中国教育部、外交部、陕西省委省政府指导与支持下,牵头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高等教育合作中心。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高等教育合作中心成立后,一项重要工作是深入研究各成员国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内在逻辑关系及差异,并以此为基础,通过高质量合作为上合组织各成员国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单智伟表示。

  据悉,高教合作中心将聚焦区域研究与教育治理、人才会聚与教师发展、人才培养与数字教育、科技合作与产教融合等重点任务和目标持续发力。

  在区域研究与教育治理方面,高教合作中心将构建国别教育文化特征数据库与评估体系,开发跨文化沟通与适应性培训工具包。提升教育合作的精准性与实效性,有效促进成员国间教育人文互信与理解。同时,积极推广教育治理经验。组织研究宣传阐释上合组织高等教育合作探索与实践,积极参与并主导有关国际教育合作政策及标准制定,推动构建公平优质、包容共享的全球教育治理体系。构建高端智库矩阵,体系化布局中外高校共建智库,打造上合组织教育政策库、法律工具箱、国际传播平台等,发布高水平研究成果,推动转化为政策建议、合作项目、行动计划。

  在人才会聚与教师发展方面,高教合作中心将探索人才国际交流共享政策改革,构建灵活多元的师资长短期任职与兼职工作机制,促进跨国跨校跨学科人才流动。搭建教师教学发展资源共享平台,推广教师教学培养体系,助力上合组织国家高校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此外,还将围绕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标准,开展联合研究,共同提升教学评价精准性和教学督导有效性。

  在人才培养与数字教育方面,高教合作中心将推动合作高校开展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课程共建,扩大学生交换规模。探索上合组织国家高校互设校区、合作办学。推动共建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卓越农林人才、卓越法治人才、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等联合培养与实习实训基地。实施上合组织博士生创新培养计划,依托中国—上合组织博士生培养创新中心等新型平台,构建创新人才国际化培养新模式。

  同时,依托上合组织国家数字教育联盟,推动数字教育基础设施、课程资源、标准认证等方面合作。联合开发人工智能教育课程和研究项目,推动学科垂直大模型、专业课程和教材共建共享,打造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的“上合范式”。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依托世界及国家级创新创业赛事活动平台,策划上合组织大学生创新创业专场活动。

  在科技合作与产教融合方面,高教合作中心将协同开展科技攻关,围绕共同关切的科技难题,推动合作高校立足特色优势,共同强化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共建高水平联合实验室、实施一批重大科研项目,协同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

  深化产学研用合作,发挥国家大学科技园、高校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作用,建设“上合组织科技成果超市”,设立“双飞地”转移中心。一方面为上合组织国家孵化产业、培育经济新动能,解决上合组织国家企业技术难题;另一方面服务国内相关企业走出去,拓展业务范围。

  此外,高教合作中心将发挥“秦·港”孵化器、创新港国际创投(基金)、小镇、技术经理人学院等作用,打造上合组织“政、产、学、研、用、金”全链条一体化合作平台,举办上合组织硬科技成果交易大会等活动,推动产教融合走向上合组织。

  上合数字教育联盟打破时空界限,共享全球优质课程;智库矩阵汇聚智慧,破解区域治理难题;人工智能领域深度合作,推动前沿技术研发与产业应用;上合科技专列飞驰,构建创新成果转化新通道;上合青年菁英交流,架起民心相通的友谊之桥……从这里出发,一条互联互通、互学互鉴的教育合作新走廊正在铺展开来。

  高教合作中心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教育国际化浪潮,以教育合作促进民心相通,以人才共育驱动创新发展,以智慧交融引领时代潮流,为世界高等教育合作发展提供“上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