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 畅行“钢铁丝路”(图)
日期:09-01
记者 马晓冬 本版摄影 胡凌云 潘立峰 张磊 吴迪
首列天津港经霍尔果斯直达塔什干的中亚班列发车。
车轮滚滚,汽笛声声,前不久,一批汽车零配件经海运抵达天津港,通过联运“换乘”班列,从天津新港北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出发运往哈萨克斯坦等国家。
中欧班列是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和标志性品牌,凭借高效、稳定的运输能力,受到众多外贸企业的青睐。目前,天津地区中欧(中亚)班列已实现东、中、西部3条通道全覆盖,依托天津港的独特优势,海铁联运成为天津发运班列的一大特色。
“和其他港口城市相比,天津与霍尔果斯、阿拉山口等口岸之间的铁路运距较短,海陆双向资源优势明显。”天津东疆国际班列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欢说,“作为中欧班列运营管理平台,今年,我们会加大力度开行中亚方向的班列,积极推动海铁联运业务。此外,我们还和俄罗斯铁路供应商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将进一步提升班列在境外端的铁路运输服务水平。”
今年1至7月,天津海关监管发运中欧(中亚)班列417列、搭载货物4.5万标箱,标箱数同比增长17.3%。其中,发运海铁联运货物3.9万标箱。
眼下,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日用品、机械产品“坐着”火车走出国门。天津新港海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铁路快通”模式下,海关、铁路、运营企业三方数据实现了互通,运营企业可以在始发地海关“一站式”办结全部手续,货物抵达口岸后,无需再办理转关,完成铁路换装后即可出境,有效缩短了货物在口岸的滞留时间。
除此之外,利用综合保税区、自贸试验区的政策优势,天津还不断创新班列发运模式。2022年起,“保税+”系列特色班列顺利开行,在综保区政策支持下,企业可以提前享受到出口退税,加快资金回笼。这一模式也入选了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2023年度最佳实践案例。
随着华北区域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成功获批,天津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再添有力支撑。畅行“钢铁丝路”,中欧班列这一国际合作名片将更加闪耀。 记者 马晓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