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天津日报

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图)

日期:08-31
字号:
版面:第17版:学习周刊·理论创新       上一篇    下一篇

秦 龙

  2024年7月,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上首次提出建设团结互信、和平安宁、繁荣发展、睦邻友好、公平正义的“五个共同家园”,为上海合作(以下简称“上合”)组织的发展擘画了清晰蓝图。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新的动荡与变革,霸权强权倒行逆施,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逆流涌动,地区冲突此起彼伏,给上合组织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上合组织成员国应高举“上海精神”旗帜,着力推动对话协商、巩固地区安全、坚持互利互惠、加强人文交流、提升治理效能,把建设“五个共同家园”的愿景转化为现实,让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的前景更加光明可期。

  一、推动对话协商,建设团结互信的共同家园

  巩固团结合作,维护各国之间的长远利益,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支持,建设团结互信的共同家园,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期盼。

  弘扬“上海精神”。以“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为基本内容的“上海精神”,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脉相承,是上合组织的“根”和“魂”。习近平主席强调,“‘上海精神’是我们共同的财富,上海合作组织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上海精神”既是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交往合作的思想基础和精神纽带,也是上合组织发展的不竭动力。上合组织自2001年成立以来,始终以“上海精神”为遵循,走出了一条富有成效的和平发展道路,树立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在未来的征程上,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各成员国都应坚定不移地弘扬“上海精神”,不断增进团结互信,构建一个守望相助、休戚与共的共同体,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合作韧性。

  深化战略沟通。加强战略沟通和协作,是以对话消弭分歧、以合作超越竞争的重要途径。当前,国际形势加速演变,地区安全环境和发展环境面临诸多挑战,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加强战略沟通协作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只有切实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坚定支持彼此实现发展振兴,才能为战略沟通提供坚实支撑。上合组织成员国应把稳发展方向,持续夯实互信基础、凝聚战略共识,通过建立常态化、多层次的战略协商机制,不断提高政策透明度与互信水平,将战略共识转化为务实行动,为上合组织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推动形成相互支持、协同发展的命运共同体。

  加强政党对话。政党对话不仅是各国相互借鉴治国理政经验、分享政党发展经验、交流发展理念的重要平台,更是推动各成员国深化团结互信的有利契机。以“上海精神”引领政党对话交流常态化,不仅有助于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也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落实“三大全球倡议”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提供制度支撑。上合组织成员国应定期举办上海合作组织政党论坛、专题研讨会和交流活动,分享各自发展实践、政策创新和治理经验,增进对彼此发展道路、社会制度和治理模式的理解与尊重,为进一步巩固团结互信基础、建设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注入政党智慧。

  二、巩固地区安全,建设和平安宁的共同家园

  推动落实全球安全倡议,夯实安全基石,关照各国合理安全关切,建设和平安宁的共同家园,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推动落实全球安全倡议。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任何国家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都应兼顾并尊重他国的合理安全关切,携手应对共同威胁与挑战。习近平主席立足人类前途命运,郑重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倡导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这一倡议为上合组织深化安全合作提供了新的理念指导和实践指南。上合组织成员国要携手落实全球安全倡议,坚持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化解国家间的分歧与矛盾,推动政治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不断完善区域安全合作机制,筑牢地区和平稳定的坚实屏障。

  深化安全领域务实合作。中国深刻认识到安全具有普遍性和相互依存性,积极统筹应对各类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挑战,主张无论国际局势如何变化,都必须守住安全底线。上合组织成员国应将安全合作视为优先方向,把安全视为维护区域稳定与推动各国共同发展的基石,通过组织或参加国防部长会议、军队总参谋长会议、国际军事合作部门会议等,不断完善上合组织的安全合作机制。各成员国要注重沟通交流、凝聚共识,在国际和地区安全问题上发出“上合声音”,以对话促进安全,以合作化解矛盾,使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建设持久和平的命运共同体。

  完善应对安全威胁挑战机制。当今世界百年变局正在加速演进,国际形势变乱交织,地缘冲突、恐怖主义、网络安全、跨国犯罪等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叠加,人类社会再次站在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这对完善应对安全威胁挑战机制提出了更为紧迫的要求。上合组织成员国应着眼长远,始终坚守上合初心,弘扬“上海精神”,通过构建更加完善、多元的安全合作机制和应对手段,共同应对安全挑战。具体而言,各成员国应定期修订并完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关于地区反恐怖机构的协定》等安全合作文件,切实提升合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推动防务安全合作行稳致远,筑牢命运共同体的安全根基。

  三、坚持互利互惠,建设繁荣发展的共同家园

  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打造更多互利合作成果,建设繁荣发展的共同家园,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向往。

  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总钥匙。面对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发展不平衡加剧、气候变化等严峻挑战,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已成为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共同诉求,不仅具有长期必要性,更具现实迫切性。各成员国应抓住“上合组织可持续发展年”这一重要契机,在发展理念上凝聚共识,在合作实践中深化协作,推动全球发展倡议在上合组织地区落地生根,为国际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倡议汇聚了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为不同文明、不同制度、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搭建了务实合作的新框架,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动能。为实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上合组织成员国应通过扩大市场准入、优化贸易投资环境、推动规则标准对接,以实际行动捍卫多边贸易体制和国际经济秩序,把经济全球化的“蛋糕”做大分好,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世界各国人民,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更多发展机会。

  锚定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实现现代化,是上合组织成员国的时代使命与共同目标。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上合组织成员国推进现代化提供了有益借鉴。当前,上合组织成员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既面临内部转型升级的矛盾,又遭遇复杂多变的外部挑战。各成员国应坚持立足本国国情,尊重历史文化传统与文明多样性,积极寻求不同现代化发展模式之间的契合点,在包容中推动共享,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现代化,为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提供坚实物质保障。

  四、加强人文交流,建设睦邻友好的共同家园

  推动落实全球文明倡议,促进多样文明之间的沟通交流、互学互鉴,推进周边命运共同体走深走实,建设睦邻友好的共同家园,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推动落实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人类文明多样性,认为文明之间不存在高低优劣之分,任何一种文明都不能以自身价值体系和发展模式去评判或改造他国文明,同“上海精神”高度契合。上合组织成员国应传承并弘扬本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与民心相通,夯实睦邻友好的人文基础。这要求各成员国摒弃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对立,秉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促进人类文明在平等对话中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为实现睦邻友好提供坚实的文化基础与发展动力。

  持续加强人员往来与民间交流。人员往来与民间交流是实现睦邻友好的重要途径,对于推动各国在教育、科技、文化、地方、民间、青年等领域实现互学互鉴、消除偏见与隔阂具有重要意义。加强人员往来与民间交流,要充分发挥上海合作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在促进各成员国之间民心相通、人文交流方面的重要作用,依托上海合作组织国家数字教育联盟平台,推动优质教育资源跨国共享、数字化教育模式创新和青年人才的联合培养。各成员国要通过持续办好民间友好论坛等具有品牌效应的交流活动,拓展各领域民间往来渠道,促进多层次、多领域、多主体的民间交往与文化合作,夯实命运共同体的社会和民意基础。

  推进周边命运共同体走深走实。周边命运共同体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回答了中国应该与周边国家建设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如何建设这种关系的时代之问。事实上,上合组织本身就是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有效平台,其形成和发展历程为建设周边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典型范例。推动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走深走实,需要各成员国做好周边外交工作,深化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和互联互通,构建长期稳定、互信共赢的睦邻格局。各成员国应推动周边环境更加友好、更加有利,通过深化区域合作和传承睦邻友好精神,促进各国经济社会协同联动发展,加强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

  五、提升治理效能,建设公平正义的共同家园

  坚持多边主义,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完善全球治理,建设公平正义的共同家园,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

  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是维护国际秩序稳定和推动全球治理公正合理的有效途径,不仅能为国际形势发展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还能为推动各成员国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凝聚合力。毫不动摇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及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通过协商对话解决分歧,在国际事务中保障各国平等参与权、发展权与话语权等,是践行多边主义的应有之义。上合组织成员国应坚持以团结代替分裂、以合作代替对抗、以公正代替霸权,把多边主义精神落实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具体行动上,摒弃“小院高墙”式的单边主义行径,不断扩大“朋友圈”,提升上合组织的“含金量”,让更多认同“上海精神”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合作,构建广泛的伙伴关系,使多边合作切实转化为发展共享与安全保障的实质成果。

  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环境下,任何国家都无法单独处理世界事务,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有利于实现不同文明、不同制度、不同发展道路的国家在平等基础上的和平共处。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反对封闭排他、单边制裁和“脱钩断链”的国际规则,有利于推动各国共享发展机遇、共担风险挑战。各成员国应巩固团结力量,凝聚国际共识,促进国际合作,推动形成开放、多元、稳定的世界经济秩序,引导实现更高水平的世界和平与安全,为构建和平稳定、共同发展的命运共同体提供切实保障。

  完善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公正合理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期待,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完善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是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共同责任。各成员国应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建立互利互信、互惠包容、平等互尊的伙伴关系,夯实友好合作的根基,推动全球治理变革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随着“全球南方”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上合组织成员国应顺应“全球南方”的崛起大势,与“全球南方”国家并肩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全球金融治理、全球贸易治理、全球数字治理、全球生态治理,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与参与权,为消弭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案,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作者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天津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