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天津日报

勇立潮头 河西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图)

日期:08-31
字号:
版面:第11版:相约上合 绽放津彩 2025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       上一篇    下一篇

通讯员 何曦   文化惠民演出

  陈塘科创园

  友谊南路夜景

  天塔夜景

  友谊之花

  AI“河小西”

  海河西岸,风起潮涌。锚定“打造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地、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首选地”目标,河西区将经济动能、城市文脉与智慧血脉紧密融合,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核心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西篇章中昂首阔步,砥砺前行。

  向“新”提质

  点燃发展引擎

  在河西区空天数字产业园,机器人“学徒”在超级工厂里忙碌训练;天津软件园河西园区中,工程师们为城市打造“开源鸿蒙”数字底座,在天津数字出版产业园里,心智互动公司正在打磨一款明盲互动新游戏……走进河西区,一幅生产性服务业蓬勃发展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招商引活水

  在河西,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河西区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建立“1+7+N”招商引资工作机制,打造招商智慧平台,用好进博会、软博会、旅博会等大型展会,区领导及部门组团“北上”,足迹遍布中核集团、华润地产、蓝色光标等企业,以及京津冀科技创新中心、清华电子院、北理工等高校院所。诚意换来硕果:上半年,81家来自京冀的优质企业携3.92亿元投资落户。

  河西区围绕全市“一基地三区”定位,依托金创区金融发展活力区、国际航运服务业集聚区、陈塘科技商务区等重点功能区,锚定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数字健康、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着力引进了一批规模大、效益好、技术含量高的新兴产业项目,成功引入统信软件、华芯智创、众智科技等优质企业,今年上半年,河西区完成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0.44亿元,完成全年进度的72%。帕西尼感知科技、火眼位置、碧迪医疗等136个生产性服务业项目纷至沓来,预计年营收将超百亿元。

  创新燃动力

  在河西,科技创新正催生令人瞩目的新质生产力。

  河西区坚持“吃科技饭、走开放路”,不断创新的产业生态为河西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力赋能。今年,近12000平方米的帕西尼具身智能超级数据工厂在河西投用,天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专场对接会在空天数字产业园拉开大幕,聚焦脑机接口、具身智能、智慧医疗3条前沿赛道,搭建起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对接平台。

  河西区借助京津冀国际技术创新中心天津中心、海河实验室等平台资源,搭建“企业+高校+院所”高能级平台,赋能新兴产业打造核心竞争力。围绕算法、算力、算据、算用全产业链条,构建起以中电科技、科大讯飞、威高医疗等企业为代表的数字产业集群,桔子互联、德龙软件、云象科技等企业在河西创新沃土上加速成长,推动信息服务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不断攀升。今年上半年,规上信息服务业营收增长124.3%,科技服务业营收增长20.3%,成为服务业价值链上跃动的“高端音符”。

  能级迎聚变

  在河西,重点区域发展持续提升产业能级。

  河西区全力打造天塔科创服务区,布局发展脑机交互、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等新兴产业,吸引恒瑞医药等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新兴产业项目进驻,引进阳光视线医疗、诚泰北方医疗等企业在周边汇聚。

  新八大里及其周边区域纳入天开园“一核两翼多点”空间发展布局,高水平打造天开河西园,推动天津数字岛数据要素产业园、天津软件园河西园等建设发展。上半年,密码科技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天津基地等78家企业落户天开河西园。

  陈塘科创园将1号楼打造为“人工智能大厦”,聚集汇智星源、智汇云界、观薇智能等人工智能企业120余家,成功引进火眼位置全国总部、碧迪医疗北方创新中心以及IWG集团Spaces天津首店等项目。

  一个个园区、载体蓬勃向上、协同聚力,构建起“天塔研发、金创加速、数岛赋能、园区转化、辐射全市”的发展模式,形成“产学研医资”开放协同的创新生态圈。上半年,河西区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81.27亿元,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比重61%,河西区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地的含金量正在日益凸显。

  文旅商体

  升腾城市烟火

  海河蜿蜒一桥一景;人民公园聘婷万态;天塔旋云夜色旖旎;城市绿道串起美好;天津文化中心如同明珠,汇聚一座城的底蕴……河西之美,美在景色,亦美在精神。

  文化扬神韵

  “戏曲街角”把舞台搬进人民公园,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崔莺莺与张生“月下相会”;哪吒文化体育嘉年华以“体育+文化+商业”,点燃津城无限活力;河西区2025年“广场演出季”历时一个多月,丰富了市民的消夏生活……公共文化的温度,藏在一场场浸润人心的活动里,在潜移默化中滋养着一座城的气质。

  河西区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全力推进“10分钟高品质文化服务圈”建设,持续打造西岸文化品牌,加强与市属文化院团、演出剧院和文博场馆的战略合作,上半年,开展文化活动600余场次,让“文化获得感”成为可统计的变量。

  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听一场令人捧腹的相声,去博物馆看展,体验非遗技艺……无论是“演艺+旅游”“文博+旅游”还是“非遗+旅游”,河西区都在以独特文化为基点,不断解锁文旅商新场景。

  焕活新场景

  河西区以匠心推进重点区域提升改造,在保留文化根脉的同时注入现代活力,推动文旅商深度交融。

  月色如水,流光倾泻,身着汉服的小张漫步在人民公园,感受这里的古韵悠长。“这里的景色古色古香,江南水乡一样,灯光一亮,真的很美。”在藏经阁前,小张心满意足地打卡了一张美照。随着人民公园夜景灯光提升工程全面竣工,11处建筑载体因地制宜盘活,这颗“都市绿宝石”在夜色中绽放兼具生态美与人文韵的璀璨光华,在市民游客中爆火了一把。

  提升改造文化中心文旅商融合标志区,5.84万平方米地被植物更新,新增临时停车场,亲水平台清洗整修重新开放,“水上月”升级灯光20余种……通过区域环境设施、园区标识、夜景灯光、文旅场景等焕新升级,天津文化中心吸粉无数。

  紧扣“水中之塔”定位,天塔湖风景区进行了环境治理、设施改造、项目升级,并对天塔的塔体塔身进行硬件提升,在三角地区域招引优质文旅企业,让天塔在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新衣下再次绽放。夜色下的不同光影模式让城市地标更多了新意。来到这里,在253米高空俯瞰津城,等待一场日落,成为不少游客的选择。

  消费见活力

  万象城里与潮流品牌撞个满怀,环渤海仲夏好家季里听日不落音乐会,和悦汇里“叫醒面包节”香气四溢,来万科广场精酿啤酒节干杯,在环宇城感受躺平式遛娃的快乐,更有“箱遇BOX”特色商街、太湖里星铁熊商业街区接续开街运营……新消费带来新体验,新体验释放新活力。河西区以“活力河西·新春盛惠”消费季、第五届海河国际消费季等为重点,带动各大型商业综合体开展各类促销活动超200场,不断掀起购物消费热潮。

  上半年,21家知名品牌首店在河西“组团出道”——闪电巴黎、山亩农场、野果yeego……“排队一小时也要吃到这一口”成为社交平台的高频话题。?河西区立足年轻消费视角,以“年轻力”为核心,通过品牌招引、场景创新和服务优化,持续激活首店经济,增强消费黏性。天津万象城B1层大地厅MIXCHILL灵感街区汇聚多个网红甜品首店,打造沉浸式打卡空间,自元旦开街持续火爆。

  消费引领,形成特色。河西区围绕“活力河西”城市品牌,积极搭建优质消费场景,以“1+1+1>3”的叠加思维,把文化引流、商业变现、旅游留客装进同一盘棋,让文化IP、城市记忆、潮流消费无缝衔接。上半年,河西区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66.3%。

  智慧赋能

  绘就幸福底色

  瞄准城市智慧化管理先进区的目标,河西区以数据驱动场景,以感知互联网络,洞察城市所需,温暖百姓生活,“智慧”正在成为城区最柔软也最硬核的“城市基础设施”。

  数智暖夕阳

  清晨,河西区越秀路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智慧大屏上,一个紧急呼救信号骤然点亮——社区独居老人张奶奶在家中不慎摔倒,平台接到呼叫后自动定位,养老管家、子女等紧急联系人同步收到通知。短短15分钟,救助人员就到了老人身边,而这正是河西区今年推进的“服务模式创新工程”,以越秀路街等三个街道为试点,用科技力量为老人编织安全网。

  河西区以“智”赋能,进一步升级养老服务管理平台,将养老院管理、视频监控等纳入其中;河西养老网升级,河西银发商城运营在即;中民聚康的AI养老管家设备“柚爱小新”提供送餐、家政保洁、购物等贴心服务;恒泰养老在桃园街的智慧化体验店正式开业;小橙集团的“橙宝”毫米波雷达更新迭代……温暖与智慧交融,科技成为老人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守护与陪伴。

  AI“育”未来

  在天津市第二新华中学,老师们用讯飞星火智能批阅机批改试卷,错题率、共性错题、个性错题分析“一键生成”;在天津市第四中学,学生们佩戴心率检测手环上体育课,心率曲线和运动负荷数据等实时记录和分析;在天津市第四十二中学,学生们借助AI模拟真实场景进行外语对话训练,个性化自适应学习需求得到更好满足……这些正是河西区携手科大讯飞推进科技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生动缩影。

  河西区全面推进智慧教育基础设施、数据治理、应用系统三大建设,打造治理能力提升、教育环境构建、育人模式创新、教育评价改革、资源供给优化、信息素养培育、特色智能创新七大工程,覆盖全区中小学146所,整体布局“一三七”智慧教育特色发展模式,塑造未来教育新形态。

  “智理”有温度

  “以前手工登记挺麻烦,现在对着平台说几句话就搞定!”桃园街道西楼北里社区工作人员欣喜地发现,有了智能化平台的“社区工作者助手”,繁琐的工作都变得简单了。不仅如此,平台还有一位居民助手“河小西”,这位“数字同事”以7×24小时民生诉求直达机制与“数据跑腿+人工暖心”双轨服务模式,为居民提供信息服务和暖心慰藉,人机协同提升服务温度,让社区正成为智慧城市中温暖而活跃的细胞。

  如今,河西区的智慧触角已延伸至城区运行的每一根神经末梢。空中,无人机与视频监控协同编织“云翼智巡”天网,推进城市管理视角立体化延伸;地面,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与GIS技术,实现环卫工作“人、车、事、路”全要素数字化管理,推动市容管理从“人盯”到“数管”的科学转变,全面提升监管效能与问题响应速度;在餐饮店的背后,智慧食安监管体系实时监控后厨关键环节,智能识别违规行为并生成预警信息,让“舌尖上的安全”更聪明……在河西,像这样的智慧场景还有200多处,人工智能正深刻嵌入城市发展的血脉,一幅城市智慧化管理先进区的画卷正在铺展。

  同一片土地上,交织了多重品质,创新浪潮在园区厂房间奔涌,消费热情在焕新场景中流淌,幸福宜居在寻常巷陌间书写……这便是河西,正以高质量发展为笔、以文旅商融合为墨、以智慧赋能为纸,在海河西岸绘就一幅疏朗润美、乐活恬静、开放包容的高质量发展画卷。  通讯员 何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