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天开园创新热浪涌动。在智嘉人工智能科技(天津)有限责任公司的办公室里,创始人兼总经理王鹏正与团队讨论着最新的大模型私有化部署方案。
“我们是首批入驻天开园的南开大学校友企业之一,落户两年来,企业渐入正轨。”回顾创业历程,王鹏感慨万千。2023年,还在南开大学读研的他带着科研报国梦想入驻天开园,开始了创业之路,专注企业级AI应用服务,以AI应用研发落地及增值服务为核心,助力央国企等大客户在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中实现运营效率跃升与创新突破。
然而,成长的路上并非坦途。2024年5月,智嘉突遇资金“峡谷期”:“当时预判现金流可能撑不过三个月,回款没跟上,工资发放都成问题。”王鹏坦言,初创团队虽有技术、有专利,但轻资产的特性让传统融资渠道对他们关上了大门。
关键时刻,在天开园运营团队和政府服务部门的牵线搭桥下,天津农商银行南开支行主动伸出了援手。“他们了解到我们手握专利但缺乏抵押物的情况后,推荐了‘吉祥·知识产权贷’。”王鹏说,这款产品专门为拥有专利的科技企业设计,更看重知识产权的成长价值和企业未来的潜力,而非仅仅盯着过去的财务数据和抵押物。
“从5月中下旬接触,到6月20日50万贷款到账,前后也就一个月。这笔钱真是‘及时雨’,帮我们迈过了最艰难的那道坎。”这笔贷款,也成为了天津市落地的首笔知识产权贷款。“创业路上充满挑战,天津农商银行的服务细致入微,给了企业极大的支持和鼓励。”王鹏说。
视线转向距此几十公里外的北辰区,低空经济加速布局的背后,同样体现出科技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近日,一架无人机从中外运医疗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医疗仓库平稳起飞,仅仅1分多钟后,便将检验试剂精准送达两公里外的双口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原来用货车配送,要下穿京雄高速,单程就得10到15分钟,现在真是天壤之别!”工作人员在测试现场难掩兴奋。这高效一幕的背后,是天津蜂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在着力打造的天津市低空经济先导示范区。目前,北辰区低空综合管控与服务平台已经建设完成,并获批209平方公里的空域使用权限。
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项目启动之初,近亿元的资金缺口成了首要难题,在区政府的支持下,天津农商银行北辰中心支行主动对接,为入驻的上下游企业提供精准金融服务。随后,天津农商银行联合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共同为企业提供银团贷款9800万元,用于北辰区低空经济项目建设。这笔贷款也是天津低空经济领域落地的首笔项目贷款,精准支持了空域管理系统开发和智慧物流网络建设。北辰科技园区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天津蜂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京闻表示,“低空政务飞行项目的成功投用,标志着北辰已经进入‘低空政务常态化运营’的新阶段。未来我们将拓展巡检、消防等更多应用场景,致力于打造全国领先的低空治理模式。”
从智嘉的专利“知产”变“资产”,到蜂飞的低空经济“蓝图”成“实景”,两条科技赛道背后,是天津农商银行精准适配科技企业不同发展阶段需求的金融服务逻辑。
“针对初创期、轻资产的中小企业,我们推出了‘吉祥·知识产权贷’‘科创贷’‘专精特新贷’等专属产品,并在天开园设立科技特色支行,筹建知识产权与金融协同创新研究院,运用‘敏捷小组’+‘项目直通车’模式,加速推动重点项目落地;而面对像蜂飞低空项目这样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平台,我们则创新运用银团贷款等方式,提供大额、长期限的资金支持。”天津农商银行产品管理中心高级经理侯伟介绍,截至2024年12月末,该行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198.87亿元,较去年初增长38.73亿元,增速24.19%,金融引擎的强力驱动,正助推天津的科技新苗破土成长、新质生产力加速转化。 文 李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