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天津日报

以青年之“力”提升城市基层治理之“质”

日期:08-29
字号:
版面:第09版:理论创新       上一篇    下一篇

赵 聪

  基层治理现代化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广大青年则是推进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中坚力量。7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八大召开强调,“广大青年要自觉听从党和人民召唤,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勇担历史使命,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7月14至15日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转变城市工作重心,更加注重治理投入”“创新城市治理的理念、模式、手段”。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充分激发广大青年的创新创造活力,有力引导青年投身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

  青年是城市基层治理的排头兵和生力军

  “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兴则国家兴”。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青年、关怀青年、信任青年,始终坚持把青年作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生力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国各族青年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各方面勇当排头兵和生力军,展现出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新时代推进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主体力量是青年。例如,追求“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的网格化治理模式已经成为新时代城市基层治理一项体制机制创新,网格员是网格化治理模式运行的关键枢纽,而广大青年则是网格员队伍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青年突击队”以“小角色”在宣传、服务等城市基层治理方面书写“大文章”。

  面对复杂多变的基层治理环境,必须通过一系列实践创新破解基层治理中存在的诸多难题,从而推进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广大青年是社会中最先进的力量,他们身处时代的最前沿,具有较为先进的思想观念,也能代表时代发展的最新需求。这一重要特质使得青年能够担负起为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新动能的使命任务,正因如此,广大青年要自觉担负起推进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历史使命,在城市基层治理中积极参与、勇挑重担、冲锋在前,为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效能挺膺担当。

  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呼唤青春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拓宽基层各类群体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保障人民依法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青年工作者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国家从发展战略高度呼唤新时代青年在城市基层治理场域中肩负责任担当。例如,《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提出,引领青年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和社会公共事务;《关于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的意见》提出,组织动员青年有序参与社会治理;《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大力发展青年志愿者,鼓励他们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进步,等等。

  当前从诸多城市基层治理实践的成效来看,青年参与是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效能的关键。广大青年大多拥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较为专业的知识背景,可以深化对社会运行规律和治理规律的认识。面对基层治理突出的问题,广大青年善于运用专业化理论知识把握问题实质,从而提出科学的解决对策,推动城市基层治理科学化和专业化。同时,广大青年善于运用互联网的优势打造“互联网+”的基层治理新模式,精准服务基层群众,推动城市基层治理精准化和智能化。因此,必须充分调动青年参与城市基层治理的积极性,激活城市基层治理的“青春密码”。

  青年和城市要“双向奔赴”

  打通城市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就要最广泛地把青年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动员起来,增强广大青年参与城市基层治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此,青年和城市要进行一场“双向奔赴”,让青年成长成才与城市高质量发展相融相促。

  一方面,城市要围绕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目标任务,让青年在基层更有为。因此,城市要以青年优先发展为目标,着力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市,让青年“留在”城市、“扎根”基层。一是要打出一套政策“组合拳”,为青年解决好“后顾之忧”,帮助青年解决求职就业、住房医疗、恋爱婚姻、子女教育、老人赡养等方面的现实问题。二是要推进社会动员工作,鼓励、支持、引导青年参与城市基层治理。要通过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载体,把青年吸引在基层治理的周围,拓宽青年与城市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的渠道,让其在志愿服务、协商议事、公共服务等方面贡献智慧和力量。三是要健全完善激励机制,鼓励青年在城市基层治理上勇争先、善作为。要抓住影响青年参与城市基层治理积极性的关键症结,通过制定各种奖励措施对在城市基层治理中有突出成效的青年个体或者青年组织给予表彰奖励,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年投身城市基层治理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青年要听从党和国家的召唤,主动适应基层、融入基层。广大青年要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做到“愿参与”“真参与”,为基层治理挺膺担当。一是要把自己“带进来”。广大青年要把主动拥抱基层当作人生“必修课”,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融入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中。例如,青年大学生在就业时可以积极奔赴基层,既作为“新能源”为城市基层治理提供更多社会资源,又作为“催化剂”为城市基层治理激活现存资源,从而不断提高城市基层治理效能。二是要把别人“带进来”。广大青年要自觉搭建沟通交流平台,促进各方资源的整合与合作。例如,可以通过成立青年志愿者协会、社区青年联合会等组织,广泛吸引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青年,为城市基层治理汇聚力量,同时也可以与相关社会组织、政府机构、市场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整合各方资源注入城市基层治理中,实现资源共享与互利。

  (作者为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市委党校基地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