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组织峰会临近,津城上下洋溢着“家里要来贵客”的喜悦。在河西区,街道社区、学校师生、居民群众更是热情高涨,以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文明实践活动,精心扮靓家园,展示“开放包容、文明友善”的城区形象,喜迎八方宾朋。
越秀路街道惠阳里社区精心策划的“惠阳新声·志愿诵文明”主题朗诵活动,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活动巧妙融入上合组织文化元素,通过稿件解读、跨文化交流互动,引导青少年树立开放包容的视野。铿锵有力的诵读正是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对文明的践行、对“东道主”担当的生动诠释。
柳林街道园丁公寓社区以一场“书画聚温情 邻里翰墨香”主题活动吸引了众多书画爱好者。多幅立意新颖、形式多样的精品佳作令人驻足:有的笔走龙蛇,一气呵成;有的浑厚苍劲,墨色淋漓;有的清新自然,生动传神。画院老师们更是现场挥毫泼墨,书写对家乡的热爱,对未来的期待,营造出“文明有礼、书香墨韵”的浓厚社区文化氛围。
天塔街道气象南里社区志愿者们走上街头,对散乱停放的共享单车逐一扶正、归位,在主要路口和人流密集路段,及时劝阻行人闯红灯、乱穿马路、非机动车逆行等行为,耐心讲解交通法规和安全知识,为过往群众提供问询、指路等暖心服务。紫金里社区则针对青少年开展了生动的交通安全知识讲座,普及上合组织国家“右侧通行”“礼让行人”等共性规则,加深了青少年对交通文明的理解。
马场街道以“主人翁”姿态主动担当,近三百名机关干部、街道社区工作者、物业人员以及志愿者携手开展社区环境清理行动。聚焦小区内部道路、绿化区域和楼道等重点区域,大家及时清运工程土与杂物,清理绿化带垃圾并修剪枯枝,清除楼道堆物和小广告……经过几番清整,社区焕然一新,居民们住着更舒心了。
陈塘庄街道以“绣花功夫”精耕细作,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紧盯环境整治的重点难点,深入背街里巷,对楼道展开逐层排查,逐一清理老旧家具、泡沫箱、木板等杂物,同时向居民与周边商户宣传文明生活习惯,带动更多人主动参与,形成了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在挂甲寺街道,一场为家园“梳妆”的行动如火如荼展开。机关干部、社区工作者、物业保洁师傅和志愿者们齐心协力,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边,清理小队正仔细铲除电线杆上的“牛皮癣”;那边,手持长夹的志愿者们正躬身清理绿化带中隐藏的零散垃圾;街角处,大家合力将“迷路”的共享单车一辆辆归位排齐。汗水背后是大家共同擦亮街区“脸面”的责任心。
桃园街道将目光投向道路沿线和社区深处,不放过一个烟头、一片纸屑、一个塑料瓶,重点治理顽固的楼道堆物和卫生死角。在津河北道,针对绿地私种、围垦等现象的专项治理也在有序推进。原本散乱的共享单车被归整得秩序井然,占道的杂物、替代地锁的障碍物被逐一清运……整治后的社区,安全整洁的环境让居民的幸福感悄然提升。
友谊路街道开启全方位的“美颜”模式。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们在主干道绿化带、道路两侧便道及小区内细致检查,及时清走白色垃圾、烟蒂、宠物粪便。共享单车管理员耐心引导停放,让街边一角更有序。更为暖心的是旧楼区的楼道清整:工作人员耐心排查,逐户沟通劝说,帮助居民清理积年的废旧家具、纸箱,不仅畅通了“生命通道”,更守护了居民们安宁、舒适的家园。
每逢周五下午客流高峰,在地铁4号线和平路站窗口站点,海河中学高一年级的师生志愿者们便准时上岗。他们积极响应“百万师生文明接力”号召,利用暑期参与地铁共建项目。在自动售票机前,同学们耐心指导外地游客和老人购票;在服务台,热情解答换乘咨询……同学们以饱满的热情、专业的服务,传递着天津的开放包容与青春活力。
从社区课堂的朗朗诵读,到地铁窗口的青春身影;从书画案前的翰墨飘香,到街头巷尾的志愿服务……河西人正用实际行动,将文明融入日常点滴,精心装扮家园,热情迎接盛会。这汇聚的文明新风,正是对“上合之约,有你有我”最生动的河西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