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振
机械臂精准起落,叉车往来穿梭,打包好的锯片基体陆续装车发货……在静海区高新产业园,天津远洋鑫磊锯业有限公司产销十分火热。“这些产品是发往印度的。”远洋锯业外贸经理韩远航介绍,“印度市场普遍使用更厚的锯片基体,如果和国内‘一键同步’,当地市场不习惯。”
没法一步到位,那就每次薄一点。从7.2毫米到6.5毫米,再到5.5毫米……这种“渐变”,很快让客户尝到甜头——能耗更低、出材率更高、刀头用料更少。目前,企业在当地市场份额已达30%以上。在国内稍显“过时”的技术产品,在海外市场发挥出妙用。很多时候,老技术未必“不顶用”,新技术未必“服水土”,往后退一步,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新突破,这是一种以退为进的发展策略。用好老技术这块“敲门砖”,根据不同市场实际情况推出与之匹配的技术产品,企业先与当地市场需求对上话、接上茬,再逐步将更先进的技术、标准推广出去,与当地伙伴实现共赢。
往后退一步,为的是向前进更大一步。中高端市场竞争激烈,聚焦最广大消费群体需求,尽可能将下沉市场收入囊中,同样可以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一家新能源车企推出一款款平民汽车,满足普通居民、网约车司机消费需求,其高端车型同样可圈可点。有的手机品牌专攻非洲,凭借物美价廉的产品成为“非洲手机之王”,同时不断迈向高端,开辟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下沉市场未必需要多么“高大上”的技术,却蕴藏着巨大潜力,保证质量、满足需求,把下沉市场做大做强,也能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以退为进,目标是“进”。因地制宜、灵活应变,将获得更大发展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