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芳菲,琼州潮涌,海南再次为世界所瞩目。
海口市西海岸,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盛大开展,12万平方米的展馆内中外客商云集,共寻美好商机。这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消费精品展,是中国不断扩大开放的有力见证,也是海南自贸港建设蓬勃兴起的生动注脚。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海南被赋予改革开放新的重大历史使命。
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强调,“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让海南成为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示范”。
五年来,海南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加快自贸港建设步伐,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取得新的成果。
自贸港建设蓬勃兴起
走进海口国家高新区企业万特制药(海南)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条条自动化生产线有序运转,产出的口服溶液、片剂、胶囊剂等药品源源不断销往全国各地。
近日,该公司销往云南昆明的一批药品,通过海南自贸港加工增值30%货物内销免关税的方式完成,标志着海南又一家企业完成“一线放开、二线管住”进出口管理制度试点扩区加工增值业务的全闭环落地。
“政策很实惠,我们准备生产更多产品销往国内市场。”公司总裁郭夏说,政策助力企业提质增效,预计今年该类药品产值将超2亿元,同比增长15%。
作为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在贸易领域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加工增值政策目前已从洋浦保税港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向区外试点实施,业务开展涵盖粮油、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和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领域。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自由贸易港是当今世界最高水平开放形态,在经济基础并不发达的海南建设自贸港不仅是全新的探索,更是十足的挑战。
五年来,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会同海南省协同发力,谋划实施系列重大改革举措,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呈现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局面。
海南省副省长倪强说,目前,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已初步建立,以“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和“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核心的180多项政策文件相继落地生效,海南自贸港法及相关配套法规出台实施,“两个15%”所得税、“零关税”、加工增值等政策成效初显,部分政策动态调整优化。
截至今年1月,海南共完成“零关税”进口货值154.56亿元,减免税款27.26亿元;加工增值内销货值28.5亿元,免税2.54亿元;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缩减为全国最短的27项。
近期,“全岛封关运作”等相关话题被媒体频频报道,社会各界对海南自贸港建设密切关注。
目前,按照既定时间要求,海南已全面启动全岛封关运作准备,加快封关运作软硬件建设,充分开展压力测试,加大“一线”放开力度,以政策滚动实施检验压力测试成效,缩小封关运作前后的政策落差,确保2025年底前顺利封关运作。
高质量发展步入“快车道”
要把海南更好发展起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根本出路。
依托自贸港政策,海南持续奏响练内功、转动能、引外力经济转型三部曲,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良好成效,发展新动能不断积蓄。五年来,海南GDP平均增长5.3%。
苦练内功,努力改善发展环境。软件方面,五年来,海南累计发布制度创新案例134项,极简审批成为全国标杆。硬件方面,海口美兰机场二期启用,环岛旅游公路开通在即,各市县医院、学校等大批项目建设落成……一系列交通、民生等领域基础设施加快完善。
强转动能,破除房地产“依赖症”。近年来,海南非房地产投资占比从不到40%上升至60%,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等产业欣欣向荣。2022年,这四大主导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近八成,成为海南经济主要支柱。
广引外力,国内外企业纷至沓来。五年来,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落户海南。连续几年参展消博会的美国泰佩思琦集团、法国路威酩轩集团、美国雅诗兰黛集团等50多家国际知名品牌和头部企业相继落地海南。其中,泰佩思琦在海口设立中国旅游零售总部,目前在海南共开设9个免税门店和4个零售门店。
重点园区是自贸港政策的主要承接地,成为海南高质量发展的缩影。一系列有高科技含量的项目落地,让外界看到海南不仅有阳光大海的颜值,更有前沿创新的“研值”。(下转第二版)